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社评: 中国尽力了,我们将回敬美国的施压

发布时间:2018-07-06      来源: 环球时报    点击:

中国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学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正在经历从接触与融合到遏制战略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已经不可逆转。这将对中国崛起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们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战只是华盛顿遏制中国战略的开始,今后中美之间或将发生烈度更高的冲突。中国通过努力防止那些冲突发生的难度非常高。

  我们认同国际关系学界的这一集体判断,并且主张中国社会应当早些针对这一重大变化开展物质和思想准备。中国外交部门仍有必要尽量维系中美关系的平稳,为避免两国冲突升级尽最大努力,但是中国社会需要加强底线思维,不惧迎接中国崛起路上任何级别的外部冲击。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40年里的发展总体上还是蛮顺利的,这让我们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期望:中国就可以这样一路高歌发展下去,直到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

  然而过去几个月发生在中美贸易领域的事情让我们越来越相信,经历曲折是大国崛起的宿命。而能否自信、稳健地应对那些曲折,将决定中国崛起的质量和结局。

  首先我们需要有面对曲折的平常心,不惊慌,不自叹运气不逮。我们要看到,美国之所以盯上中国,根本原因是中国站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上,且长远趋势看好。中国如果不强,它就犯不上遏制中国。有人说这全是中国高调招来的,尽管应如何在展示国家力量时考虑内外效果值得探讨,但大象无法藏到一只蚂蚁的身后,这个道理更会发生作用。

  二是要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为避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可以说尽力了。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一个大国怎么可能被外部的冲击轻易摧垮?中国社会的第一特征是超大规模,加上强有力的组织性,它分散、缓解冲击的能力是任何社会都比不了的。

  中国前些年太顺利了,与其超大社会规模相称的现代承受力一直缺少真正的表现机会。说得通俗些,没和美国在贸易上全面开打,一些中国人可能心里没底,真打起来反而会踏实,对自己的承受力建立起更多信心。

  三是要视野开阔,心胸宽阔。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这种紧张必然会向中美关系的其他领域扩散。中国不会主动推动这种扩散,但当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时,也要泰然处之。我们要守好台海、南海等几条核心利益线,回击严重挑衅须毫不迟疑,但要注意不扩大与美国的博弈范围,不让对美反制变成中美的全球较量。

  四要能够坚持,让我们的政策一以贯之。中国体制的突出优势除了动员和执行力,就是坚持。美国此轮对华战略思维的转变不是临时性的,中国需坚持原则,与美方共同塑造双方打交道的新规矩。这当中少不了斗争,要在关键时刻和关键位置打击美方的嚣张气焰,比如打出一条中美贸易的“三八线”来。

  中国的发展是不可能被阻挡的,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潜力都如此巨大,想遏制我们,美国的巴掌太小了。但是中国今后向前走会有更多阻力,遇到更多干扰,我们必须习惯这种新的战略环境。中国崛起顺利些不顺利些,节奏快些或慢些,但大方向大趋势变不了。

  让特朗普政府去患得患失吧,我们的认识和信心决不能动摇。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