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村里来了党建助理员 门头沟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18-09-25      来源: 北京日报    点击:

九月十一日,门头沟区农村党建助理员付尚华(右)和七十五岁的老党员李成民一起学习门头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倡议书的内容。本报记者 吴镝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通讯员 赵盈春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75岁的老党员李成民,前两天收到一张红彤彤的贺卡——政治生日贺卡,纪念他加入党组织49周年。给老爷子带来这份惊喜的是村里新来的党建助理员付尚华。

“自从付来了,村里的党建工作开展顺畅多了,他出的好多新点子、新做法,特别受大家认可。”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给付尚华伸出了大拇指,人前人后,他经常直接称呼付尚华单一个“付”字,透着亲热。

包括炭厂村内,截至目前,门头沟有120个村都配备了党建助理员。助理员由门头沟区委组织部统一向社会公开招聘,由各镇街党委派驻到有需要的村子,任期3年。付尚华作为去年8月首批派驻的党建助理员,已经入村1年多时间。

“进村头一件大事就是整理档案。”走进付尚华的办公室,只见他的文件柜里整整齐齐摆放了两排、27个文件档案盒,分门别类摆放了炭厂村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积分、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同内容的文件材料。另外,他还自己整理刊出了6期炭厂村月报,把村里的大事有条有理地记录下来。

“我们村两委成员年龄普遍偏大,会使电脑的就1个人,要不是付,我们给镇里传个信息都挺困难。”邢书记说。

这也是门头沟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面临的困境。调查显示,门头沟全区966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2岁,年龄最大的已达到74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32.1%。“这几年随着相关政策调整,大学生村官助理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没了年轻人做‘左膀右臂’,村里的很多工作,特别是跟信息化有关的,开始捉襟见肘。”门头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贾莉莉介绍。

作为试点,门头沟去年首批招募了95名党建助理员,其中35岁以下的48人,在本区居住的89人,本科以上学历44人,有43人有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有53人为本区外出务工的优秀农村青年。因为绝大部分都在本区居住,“相对于大学生村官助理,更容易在村里长驻下来。”

41岁的付尚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家就住在妙峰山镇。自从去年8月到炭厂村报到,他就没把自己当外人儿。跟村干部一起串户,白天夜间巡逻,乃至村里防疫打药、大扫除,他都跟着干得热火朝天。时间久了,村民跟付尚华也熟了起来,差不多岁数的都叫他“老付”,说话谈事儿都没有隔阂。

因为在部队当过党小组长,付尚华对于党建工作还有些心得。融入炭厂村之后,他开动脑筋,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开头提到的给党员送“政治生日贺卡”就是其中一个创新做法。这些贺卡是他自己出资找人订制的,收到贺卡的党员,无不感到惊喜,“生日年年过,政治生日还是头一次过。40多年前我递交入党申请书时候的情景,好像一下子又冒出来了。”李成民老爷子说。

建党员联系微信群,做炭厂村微信公众号,过去因为联系沟通方式不顺畅,经常聚不齐的党员会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付尚华还成了村里的专职广播员,什么汛期防险、蓝天保卫战、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法治宣传,他都用自己的话写成村民易懂的讲稿,然后在广播里娓娓道来。

“像付尚华这样的优秀党建助理员还有一批,怎么能留住他们,区里也在做制度上的设计。”贾莉莉说,近期门头沟区专门出台了党建助理员的管理办法,除了在薪资待遇上给予一定保障外,还特别提出要把党建助理员作为农村后备人才来培养和发展,鼓励党建助理员进入村级两委班子,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并注重从优秀农村党建助理员中选拔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

未来一到两年,门头沟178个村将全部配备党建助理员,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加新的力量。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