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福建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11-28      来源: fzxc    点击:

2020-11-27 15:10:11 来源:福建日报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防控已转入“人物并防”阶段。尤其是近段时间,全国多地通报数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也让不少消费者产生疑惑,目前商超或者生鲜互联网平台上的进口冷链食品究竟是否安全?如何才能避免“疫”从口入?

 

福建日报11月27日讯(记者 林侃 储白珊)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防控已转入“人物并防”阶段。尤其是近段时间,全国多地通报数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也让不少消费者产生疑惑,目前商超或者生鲜互联网平台上的进口冷链食品究竟是否安全?如何才能避免“疫”从口入?

商超平台严控风险

26日上午,记者来到永辉超市福州福新店,看到该店的进口与国产冷链食品已实施分开销售,两个进口冷链食品销售区域都贴上了标志,并在醒目位置放置了在售食品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报告及消毒证明等相关证明。

进口冷链食品销售专区还为顾客准备了一次性手套、免洗消毒液等物品。有消费者挑选进口冷链食品时,工作人员会提示他们使用手套,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挑选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我们上架的进口冷链食品都是三证齐全的。另外,门店在贮存销售过程中,除定期检查、清洁、消毒,还实行了‘三个专门’,即专人负责、专库存放、专柜销售。同时,门店还加强对相关经营人员的每日卫生健康管理,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永辉超市福州福新店店长郑辉介绍说。

永辉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他们密切关注疫情与监管政策,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从物流、门店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把控,同时,加强对供应商的宣导和管理,共同做好对政策的落实。

记者从互联网生鲜平台朴朴超市也了解到,一段时间来,公司通过对供应商宣导、物流、收货及仓储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把控,最大限度保障平台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

“我们建立了进口冷链食品进货台账,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一品一码’追溯系统;货品验收时严格履行索证索票核查工作,确保报关单、批次产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批次消毒证明等完整,针对未能完整提供上述有效证明的,一律拒收且不得上市销售。”朴朴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也建立实名制管理台账,所有人员落实严格的防疫措施,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对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对生产经营环境按规定进行定期消毒。

除了商家自控,相关部门近期也加强了执法力度。连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每日都出动大量执法人员,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索票索证、进货查验,确保“三证”齐全,方可入库、投用、销售,对于不落实索取查验产品合格证明、食品追溯等工作的,都将依法予以查处。

流通环节严防死守

商超平台严控风险的意义在于,在最后一道关口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那么,进口冷链食品从冷库运送出来时,是否存在“漏网之鱼”呢?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各地都针对冷链食品运输制定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要求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上路必须持有海关通关单证、检疫检测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消毒清单等证明;福州等地还建立了冷链运输车辆及从业人员信息库,要求从事进口冷链食品道路运输的企业做好信息日报,详细记录车辆、司机、装卸货时间、地点、物品、行驶路线等信息,确保冷链货物源头可溯。

记者从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通检疫组获悉,承运企业在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过程中不得开厢,运输人员或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冷链货物,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冷链货物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全程闭环管理。

而在第一道关口,同样是严防死守,避免问题食品进入省内。

根据我省出台的《进口冷链食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导则》,近期全省口岸部门对来自风险高的国家或地区的冷链食品加大抽样检测数量,严格实施进口海鲜食品100%核酸抽样检测,并指导进口商、海关查验场所经营单位做好相关预防性消毒。未在海关进行核酸检测的进口冷链食品由口岸所在地政府负责纳入集中监管,落实批批全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按规定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同时,在我省各口岸,所在地政府都设立了集中监管仓,把进入福建的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纳入集中监管。

专家提示:正规渠道购买避免直接接触

为何进口冷链食品成为本轮疫情防控的重点?

省疾控中心有关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总的来看,阳性率还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检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到目前为止,低温冷冻食品有可能携带上新冠病毒的渠道主要是流通环节引起的传播,并没有发现因为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专家表示。

专家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进口冷链食品时要选择正规超市或市场,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检疫等相关信息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表现内容,保证食品经过检疫并在保质期内;购物时正确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产品,购物后及时洗手,洗手前不碰口、鼻、眼等部位;厨房要保持通风清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冷冻食品所用器具应该单独放置,及时消毒;在疫情期间,进口冷链食品最好煮熟食用。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ZIDONGGE)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