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做退役老兵贴心人 谱写服务保障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2-07-06 来源: 法治宣传网 点击:
次

——记临汾市尧都区车站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董冰
法治宣传网山西临汾讯 (通讯员:董红兵)“有需要找董站长,她就是咱退役老兵的贴心人!”这个在老兵“朋友圈”内交口相传的“贴心人、董站长”就是临汾市尧都区车站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董冰。
自从她担任车站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以来,始终把退役军人当自家人,把退役军人的事当自家事,热心为退役军人服务,诚心帮助退役军人排忧解难,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
肩上有使命,下好服务保障“一盘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先后在街道从事过党建、宣传、统战、妇联、工会等工作的董冰站长,可以说基层工作经验颇为丰富,但面对全新的岗位和特殊的服务对象,她走马上任后给自己定的第一个任务仍就是练内功、强基础、建阵地。为此,在那段时间,她总是把自己逼得很紧,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见缝插针、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提升自身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迅速把自己从一个外行培育成一个掌握政策、熟悉业务的合格“士兵”。与此同时,面对“全新环境零起点,人少事多任务重”的局面,一向雷厉风行的她二话没说一头扎进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创建中。在尧都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强力支持下,她从装修办公室开始,到设计制作版面、制订工作规划、研究实施方案、落实各项计划,用最短时间以最高标准打造出了设施完备、功能健全、服务到位、保障有力的退役军人之家。董冰经常告诫自己:若想做好工作,首先就要了解服务对象。于是她不等不靠、主动作为,首先整理完善了25盒档案资料,将所有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细分为十大类35小项,装订成册,并指导辖区四个基层社区服务站也和街道服务站一个标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和工作细则。在此基础上,她又带领仅有的几名工作人员,集中时间、集中调度、集中攻坚,采取电话通知、上门服务、网上申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加快建档立卡工作步伐,根据各类群体的政策规定、心理特点、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服务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为实施分类服务、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下坚实基础。还是在那段时间,董冰的身影总是经常出现在辖区退役军人的身边、住处、工作岗位前。她几乎跑遍了所有优抚对象的家,掌握了每一个退役军人的具体情况。她还常去辖区上访对象家中,和他们拉家常、给他们讲政策,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适应时代新变化,她建立了车站街退役军人工作群、书记工作群等,利用新媒体形式讲解政策,开展工作,落实好各项任务。在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中,最长连续加班一个月,每天后半夜休息,第二天正常上班。由于长期加班熬夜,身体严重透支,导致旧病复发,剧痛难忍,无法入睡。尽管如此,她从未因此耽误一天工作。就是这样,凭着一颗真心,靠着一股拼劲,坚持“实”字当先,在“精”和“细”上做文章,硬是激活了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一盘棋”。

心中有大爱,倾注优抚帮困“一片情”。把退役军人身边的“小事”当做实际工作中的“大事”。董冰带领一班人按照“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要求,加大对退役军人帮扶力度。“把退役军人当亲人”,这是董冰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她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建站之初,她就从做好政策宣传入手,带领同事深入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普法宣传,印制一万份法律常识宣传页,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开展优秀退役军人“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村社”主题宣讲活动,将党的政策“送到家”。组织党员退役军人召开座谈交流会,潜移默化坚定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同时,她在辖区建起一支常态化网格化联系退役军人的“结对子”队伍,做到与每一名退役军人无缝链接全覆盖,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全面开展结对帮扶;慰问辖区烈士遗属宋红芳、残疾伤残军人胡勇来,让退役军人真切的感受到党就在身边。辖区重点优抚对象、退役军人姚淑军,孤身一人,视力近乎失明,又患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借住在亲属家。董站长在走访摸排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帮助退役军人姚淑军及时入住区光荣院,切实提高困难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荣誉感、满意度。对辖区60岁以上退伍军人开展“关爱健康行动”,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协助社区70岁以上优抚对象申请优抚定额门诊慢性病补助。结合新兵入伍、老兵退伍、立功受奖等时机,开展相应的送迎庆仪式,八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组织走访慰问,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一人一事皆平凡,一点一滴显初心。董冰虽然不是退役军人,但她始终用“把退役军人当亲人”的誓言倾注服务保障“一片情”,将退役军人放在心上,当好退役老兵的贴心人、娘家人。脚下有远方,绘就志愿服务“一张图”工作无尽头,服务无止境。在抓好化解矛盾问题、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建档立卡任务、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广泛进行普法宣传等常规动作的基础上,董冰又把目标放在了积极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参与社区治理、投身志愿服务的热潮中。她号召辖区退役军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贯穿于“学党史感党恩守规矩比贡献”学习教育活动全过程中,在全辖区凝聚起了退役军人共担使命、争比贡献的强大合力。开展“学史送‘礼’、志愿服务”军休老兵活动,退役军人志愿者和军休一所老兵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齐诵红船精神、抗疫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5.17临汾解放纪念日,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学党史跟党走缅怀英烈志愿服务”活动,激励退役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组织省、市、区最美退役军人刘志东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役不褪色”为主题,现身说法通过自身的“身边事”带动广大退役军人奉献社会。情暖孤寡老人,董冰又带领志愿者们到社区两户孤寡老人家中送上慰问并进行义务清洁整理;倡导文明交通,她和建设社区的志愿者在辖区路口维护交通秩序,教育引导广大居民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路、文明行车。组织车站社区退役军人与辖区共建单位北城环卫所共同对铁经巷、铁纬巷进行环境卫生大清扫。针对辖区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号召铁路社区退役军人为独居、孤寡老人开展“移动理发上门服务”活动。她还组织辖区幼儿园以动画、故事、儿歌等形式学习雷锋先进事迹,激发孩子们学习雷锋的热情。在疫情反复形势严峻之时,她又及时带领退役军人组成幸福车站志愿者服务队和橄榄绿疫情防控巡逻队,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开展场所消杀、核查健康码、人员测温、巡逻劝导、逐户排查等工作,以建功新时代、退役不褪色的作风筑牢防线、守好阵地,确保辖区平安祥和。在车站街辖区有一条军地双方赞誉有加的“双拥巷”。这个宽仅有2米,长300米的小巷在过去少人问津,环境较差。当董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退役军人志愿者们把这条小巷收拾一新,并将这条小巷精心打造成了一条军民“爱心”巷。现如今,涵盖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内容的47块板报张贴在小巷两侧墙壁上,向人们述说着军民共建双拥城的鱼水情话。而这正是车站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董冰在新时代搞好双拥共建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一系列服务中,既有平安巡防、活动保障、扶贫帮困等民生实事;也有反诈防骗、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义务宣传;更有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重大突发任务。一件件细微的小事,一个个暖心的举动,一项项精准细致的服务,尽管看起来琐碎而平凡,但正是这一个个“实”字当先的小事,生动彰显了一个基层普通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一心投身服务保障工作的新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衡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