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吉林: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一步到位

发布时间:2015-07-29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点击:

吉林省检察机关在推进检察改革中,经过两个波次一系列程序的选任,17个改革试点院673名员额内检察官全部产生,省、市、县三级院的员额比例分别占本级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1.9%、34.9%、38%,均低于中央规定的员额比例。

 

吉林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说,员额内检察官选任工作顺利结束,标志着检察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已经啃下来,朝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

 

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作为检察改革难度最大的一环,吉林检察机关是如何推进的?673名员额内检察官又是如何在检察改革中实现“华丽转身”的?

 

 
 

尽量把困难想得充分些

 
 

 

选任员额内检察官是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关键,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选谁、如何选,成为改革的难题。

 

吉林省检察院党组感到,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奶酪”,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假设”,把各项工作做到位,才能为改革铺平道路。实践中,他们坚持“稳中求破,破中保稳”的改革思路,把各项工作做到未发之前。

 

针对各种声音背后的思想反映,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始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解读改革,仅三级院视频会议就开了5次,试点院班子成员找每一位干警谈心,不断统一思想认识。省检察院组织编写了《司法改革正当时》辅导书,人手一册,让大家真正了解“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增强大家对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形成“早改早受益,早改早发展”的共识。

 

他们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对改革方案和重要制度几上几下征求意见,组织广大干警对改革方案进行六轮讨论;在检察内网开辟专栏,及时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解疑释惑;配套制度除在系统内征求意见外,还广泛征求省法院和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的意见,先后吸纳各方面意见130余条。

 

他们统筹考虑上下级院、不同类别人员、不同年龄人员的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人梦有所求,实有所归。比如,针对助检员是办案重要力量的实际,把省检察院助检员进入员额的比例由30%提高到40%,省检察院104名助检员报名,就有50名被遴选为员额内检察官;在研究确定员额内检察官办案补贴的同时,对员额外和行政人员也给予适当工作补助;针对员额检察官选任工作的复杂性,省检察院组织16个市县试点院的检察长和改革骨干,进行10个专题的集中培训,确保试点院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员额改革任务。

 

 
 

带头作用不可低估

 
 

 

“在检察院当了一辈子检察官,临快退休了,却突然要把检察官的头衔给摘了,叫我怎么理解?”

 

“进员额的全是资历深的老同志,年轻人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出头?”

 

员额内检察官选任之初,一些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为此,吉林省检察院党组明确要求各级院领导在改革中要引路、带头、示范。

 

在员额内检察官选任报名阶段,报名人员一时“爆满”,“僧多粥少”矛盾突出。关键时刻,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副检察长刘志兵,主动提出不进员额。紧接着,省检察院又有7名副厅级以上领导提出不进员额。最后,仅省检察院就有92名具有检察官身份的人员主动提出不参与员额竞争。

 

省检察院基层处处长王彦东,从事反贪、公诉等业务工作16年,这次主动放弃员额选任竞争。他说,省检察院领导长期从事检察工作,他们都能从大局出发主动提出不进员额,我不进员额也没什么。

 

领导和机关的带头作用影响了一大批人员,其他16个试点院,也有43名院领导主动提出不进员额,为干警带了好头。

 

进到员额内的检察官,既要放权,又要承担严格的责任,所办案件要终身追责。考虑到检察官责任重大,将给予检察官适当的办案补贴。对此,省检察院领导也同样做出表率:领导干部不拿最高办案补贴,只拿和检察辅助人员与检察行政人员一样的补贴。

 

“院领导都跟我们一个样,我们心里头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没有报名或没能入员额的干警们大都做出这样的表示。

 

 
 

公平公正组织好考试

 
 

 

员额内检察官如何选?能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是干警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改革者们研究最多的课题。经过深入缜密研究论证,并多次征求各级院意见,他们决定采取“考试十考核”的综合评定方式,把政治坚定、法学功底扎实、办案经验丰富、廉洁敬业作为根本条件,真正将“具备成熟司法能力”的检察人员选入到员额内。

 

从4月20日动员部署开始,选任工作就以“倒计时”方式紧锣密鼓地推进——开展改革试点院集中培训,组织参与选任的干警报名,公布员额内检察官及主任检察官选任工作方案,选任考试资格审核,参选人员网上填录,笔试,面试,成立遴选委员会,审议通过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选出主任检察官等等。

 

省检察院把17个试点院的员额选任工作分成两个波次,省检察院带长春市九台区检察院先行探路,其他15个院随后跟上,压茬推进。5月29日,省检察院主任检察官刚刚出炉,5月30日,其他15个院开始组织第二波次考试。

 

“我们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分职务、年龄,每个试点院用的是同一张笔试卷、同一道面试题、同一组考官。”省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陈凤超说。

 

在出题环节,他们从全省检察系统抽调业务专家、外聘法学专家参与命题,全程封闭5天,直至评卷评分结束才解除封闭,纪检监察部门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督。

 

“这次考试考核,笔试以检察实务为主,兼顾时政和法理,面试重点考查检察官必备的素质,确保干得好的考得也好。”考前,省检察院提出明确的考试规则,打消了一些人的疑虑和担忧。

 

在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选任笔试现场,考场纪律森严,严禁携带任何通讯工具,并同步视频监控。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化辰、省政协副主席王尔智和最高检司改办、省委政法委的负责人也到场巡查指导。

 

他们还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专门研发了选任工作应用系统,考试报名、业绩公示、民主投票、统计分析都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还创新采用面试录像方式,确保了同一组考官按同一标准,对面试录像进行统一评分。

 

“选任工作无一不是在加强监督、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的,确保通过‘过五关斩六将’,让真正的‘将才’脱颖而出。”杨克勤这样诠释选任工作。

 

 
 

努力让每个人位有所归

 
 

 

随着全省检察改革17个试点院673名员额内检察官的诞生,员额内检察官这个称呼,最终转变为在实际岗位上的责任和担当。

 

6月初,按照定岗定位要求,省检察院为每名员额内检察官确定了权责清单,使每名员额内检察官手上有权,心中有责。与此同时,检察辅助人员、行政人员也按照个人意愿和院里统筹分配的双向选择,全部实现了定岗定位。

 

梁海燕原是长春市九台区检察院公诉科长,谈到进入员额前后的差别,她感慨颇多:“过去办案有院领导把关,心里有依赖感,现在办案很多事项由自己来定,每办一起案子都如履薄冰,倍有压力。”

 

倍感压力的背后,除了办案本身,还有来自对员额内检察官“三个一律”的制度约束:对主观有过错造成冤假错案的,一律调离检察官岗位,撤销检察官职务,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因取证不合法、审查不认真,导致证据在下一个环节被排除的,一律先停止工作,调查核实后依照相关规定处理;对诉讼参与人或其他公民实名举报、控告检察官办案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一律进行调查核实,根据认定的情况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虽然压力很大,但员额内检察官已然成为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符号,这使被选入员额的检察官倍加珍惜。省检察院原公诉处检察官张东文说:“进入员额就意味着担当,意味着对每一起案子都要终身负责,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岗位,所以每办一起案子,都细之又细,不能有丝毫差错。”

 

对于那些原来在办案岗位、能办案会办案,现在却被排在员额之外的检察人员,仍然以辅助人员的身份,加入到办案组织,承担起相应的办案任务。

 

省检察院原侦查监督处检察员张征宇,有法学博士头衔和多年工作经历,但此次没有被选入员额,他在给省检察院检察长杨克勤的一封信中写道:“我同大家一样,感到这次遴选是公平公正的,对结果表示拥护和赞同。虽然我没能进入员额,但结果我是接受的。我一定要在辅助岗位上扎实工作,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员额内检察官。”(检察日报 郭洪平 孙淼 孙峰松)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