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张全收:建议检察机关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开通绿色维权通道

发布时间:2015-08-04      来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点击:

人物档案

张全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0余年解决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向社会捐款2000余万元。

 

2

检察印象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监督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上大有作为。

 

■检察机关可以多向农民工普及常用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建议检察机关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开通绿色维权通道,及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议提交前进行最后的修改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个头高大,憨厚朴实,面对记者采访,他谈话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农村建设、推进农业发展,“我就是一名农民,工作事业都离不开‘三农’,更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土地。”

 

1促进农民工就业,从“全顺模式”到“蓝领订单”

 

 

我国农民工数亿,能不能从国家体制和机制上参与顶层设计,给他们争取更多表达的机会?能不能为破解“三农”发展难题贡献一份力量?自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这些问题就成为张全收履行代表职责的重点。近年来,他所提议案建议几乎全部围绕“三农”展开,“让农民工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让农民更有自信地为美好愿景昂首阔步。”

 

谈起创业,张全收说他历经艰辛,先后从事过多个行业,卖冰棍、开餐馆、搞运输、当油漆工……后来,他只身来到深圳,在商海小打小闹,逐步积累了资金。1999年,他开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加工厂,开始向实业进军。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家企业临时需要用工,向张全收“借人”。成功合作后,张全收发现“借人”里面大有商机。2004年,他成立了全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开创了一套经营思路:将松散的劳务工组织起来培训、编组,形成“农民工团队”。如果一地用工市场进入淡季,他立即将“团队”转移输送到处于用工市场旺季的地区,以“团队作战”的方式与用工企业“谈条件”,提高农民工待遇。

 

全顺公司性质属于劳务派遣,是全国最大的人力资源开发公司和全国最早的劳务品牌公司,公司以“招得来、留得住、培训好、跟踪服务、包月薪、包年薪”理念进行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全顺模式”。

 

2013年,为支持家乡建设,张全收将公司总部迁至郑州航空港,开始转变公司发展模式。他在郑州建立全顺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与各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农民工进行“订单式”带薪培训,确保每一位农民工能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进入企业后成为拿高薪的蓝领工人。

2014年9月,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张全收与福州飞毛腿公司共同出资,联合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以“前校后厂”模式,打造农民工就业培训新模式。目前,全顺公司在河南已经与多家公司进行了战略合作,每年输送大量工人。

 

2解决涉法涉诉问题,检察机关大有作为

 

 

一直以来,张全收非常关注法治建设,特别是农村涉法涉诉问题。他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信访稳定问题已成为禁锢地方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层政府常年为信访稳定问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不惜花钱息访。

 

张全收认为,农村信访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由涉法涉诉引起。一些老上访户认为起诉难、打官司难、打赢了官司执行更难,而上访有助于解决问题。二是司法体制改革不到位。尤其在农村,诉讼体系不健全,执行力量不足,救助机制不完善,个别司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三是基层政府信访稳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尽管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但力度和成效甚微,几乎造成缠访、闹访、赖访产业化,不利于农村稳定。

 

他建议,一是要加快建立完整、规范、合理、严格的信访终结机制。健全依法有序信访的法治体系,严厉打击非法上访和缠访、赖访、闹访行为,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尤其是基层司法体制改革步伐,改善司法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大基层司法执行速度和力度,尽快建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司法源头责任追究制。按照信访诉讼主体的反映,在哪个部门出现问题由哪个部门牵头解决,政府不能一味地为一些机构或一些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买单,把基层政府从繁重的信访压力中解脱出来。三是要逐步建立基层政府公正、科学、合理的信访稳定工作监管机制。对信访问题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和依法治理,严厉打击信访工作链上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监督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执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解决涉法涉诉问题上大有作为。”张全收说。

 

张全收告诉记者,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建议向农民工普及常用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司法机关对涉及农民工的案件,可以开通绿色维权通道,快立、快诉、快审、快执行,及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工兄弟流汗不流泪。”

 

3关爱留守儿童,完善落实相关法律政策

 

 

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留守儿童因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容易出现问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经过调研,张全收发现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导致“留守儿童”容易出问题。二是学习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得极为普遍。

 

张全收认为,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张全收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采取可行措施。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各级机关成立相关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留守儿童进行评估,以省级单位进行汇总,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外出务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改革目前的学籍管理方式,为农民工子弟建立流动学籍,取消异地学生必须回原籍地考试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三是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提供服务。

 

张全收表示,他已经联系了中国红十字会,与相关方面签署协议,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来设立一个留守儿童基金,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帮扶留守儿童。

 

4推动农村法治建设,创建美好家园

 

“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阶段,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张全收告诉记者,他一直把农村法治建设作为代表履职的重中之重,先后提出有关农村法治建设的议案建议多达20余件。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权问题,他认为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责任制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突出表现出浪费土地资源、降低土地产出效益、束缚农村劳动力、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等发展弊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势在必行。他建议,加快出台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合理转让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机制。让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合法有序地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全面推进“市场引导→政策扶持→政府补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作”的流转土地经营模式。

 

关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他发现,农村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食品的“卸货场”,“三无”食品等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上明目张胆、遍地开花,问题食品正在大肆侵蚀着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健康。他建议,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培养农民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农村消费质量;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工商、食安、药食监等部门要明确职责,形成监管重拳。

 

张全收始终把法治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农村,针对以宅基地名义浪费和闲置土地以及违法抢占、滥占耕地建房的现象,他提出,从法律层面建立农村宅基地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改革过去“集体分配”定终身的体制,同时还要保障原宅基地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从严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

 

针对河沙使用量的剧增,淮河河道内出现大量采沙现象,私挖滥采愈演愈烈,导致淮河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问题,他建议制定《淮河河道河沙开采管理条例》,对河沙开采实行“暂时休眠政策”,恢复和保护淮河生态资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