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检察日报社论:让宪法信仰化为新时代法治力量

发布时间:2017-12-04      来源: 检察日报    点击:

来源:检察日报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的号召还在全国高昂回响时,我们迎来了第4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日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只有让宪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可以感受得到的规范与实际利益,才能涵养人们对宪法的理解、认同与情感。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就是让宪法大张旗鼓地走进社会生活,走近百姓身边,强化宪法在公民心中的严肃性和神圣性,让每个人奉宪法为准绳,让宪法和宪法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

 

“宪法者,政府之构成法,人民之保证书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也是政治生活的教科书。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职责权限和行为标准,确立了国家权力的分工和相互监督机制。保障和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良好运行,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需要熟悉宪法。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让宪法通过实施获得活的生命,使宪法真正成为塑造人们行为和观念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宪法目的、彰显宪法价值。需要看到,目前,我国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这就需要各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好宪法,遵守宪法,真正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带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让“尊崇宪法”从观念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动力。各级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人员要和全社会一道,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切实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使宪法之基愈加巩固,宪法之威牢固树立,宪法之效不断彰显,早日实现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

 

新时代,风帆已扬。从国家宪法日开始,从每一天开始,让宪法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宪法驻足于权力的每个维度,让宪法信仰化为新时代法治力量,引领着承载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航船,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