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现实中的司法活动,一些案件的申诉长期得不到解决,对此最高检也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你能想到吗?一个案子的申诉,长期有多长?
一个案件竟然申诉31年,申诉人从55岁正直壮年到现在已是86岁的耄耋老人,听到这样的消息让人愤怒、痛心又感到无力。小编看完这个报道内心五味杂陈,沉默良久……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31年前,盛大爷与他人合作建房,因不同的行政部门对该建房行为评价不一,盛大爷被处以没收等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被维持,所涉房屋又遇拆迁。从此,盛大爷走上“马拉松”诉讼之路。
这一官司从区打到市行政执法机关;从地方基层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打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再申诉到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终抗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该案历时31年,引发多个行政和民事诉讼,相关部门前前后后作出4个行政执法决定和16个司法决定、裁判,一个“案子”,在执法司法部门办成了至少20个“案件”,盛大爷从55岁到86岁一直奔波在维权路上,几乎在诉讼中度过了半生。
2019年7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当场部署抓紧整理报告,并明确指示“该案反映出的诉讼程序空转问题很典型,可以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典型事例”。 2020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与最高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协同办案。2020年12月18日,双方达成和解,盛大爷拿到了应有的补偿,这起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看到这样的报道,令人为之震惊,任谁也难以想象,该案申诉竟然会历时31年之久,相关部门前前后后作出4个行政执法决定和16个司法决定、裁判,一个“案子”,在执法司法部门办成了至少20个“案件”,盛大爷从55岁到86岁一直奔波在维权路上,几乎在诉讼中度过了半生。正应验了张军检察长说的,“你办的不只是案子,还是别人的人生”,在这里小编不禁要问某些办案人,人生有几个30年?我相信换成别的大多数人,既不会这么长寿,也没这样的毅力,恐怕含恨而终就是最终的结局。试问,这样的案子,就算最后解决了,还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个人短暂而宝贵的一生竟然三十多年在申冤的路上。某些当权者你们扪心自问,吃着人民的喝着人民的,怎么能倚仗人民赋予的权利作威作福却不为民做主?如果不为人民着想不为人民服务还算是什么人民公仆。国家三令五申要以人民为中心,你们怎敢违背天理违背法纪,你们的良知去了哪里?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明确指示“该案反映出的诉讼程序空转问题很典型,可以作为主题教育期间的典型事例”。“31年申诉、3年抗诉、1年半做和解工作,86岁老人几多悲凉,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总书记法治思想落实到实处。”张军检察长曾多次指出,如果执法、司法为民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公平正义就只是口号、标语,法律的温度就会很低,民心就会离我们很远。
类似这种长期申诉得不到有关部门重视,三番五次被踢皮球的情况绝不少见,盛大爷的案子不过是冰山一角。像民营企业家吕钰、王阿根、丁有宝等人,他们也遭遇了严重的司法不公,一样申诉多年未果,为了一个“公道”多少人从壮年等到白头。说实话,盛大爷的案子不算多大的案子,然而,如果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案子也得申诉到中央部门才能解决,那要我们的基层政府部门何用?要知道,这样的案子看起来不大,但是放在人民群众身上就是天大的事,就是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