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2015年“3·15”新闻发布会。
3月12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2015年“3·15”新闻发布会。省质监局副局长傅新立通报了2014年全省质监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执法打假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情况,以及2015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工作安排。
2014年
查办案件4621起 挽回经济损失2887万元
傅新立通报说,2014年,全省质监系统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资、建材、汽车及配件等,作为执法的重点,组织了“质监利剑”5大战役,开展了9个专项行动(农资执法打假、食品用纸制品集中整治、儿童用品打假、打击整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伪基站”、集中整治机动车非法生产销售改装拼装、建筑材料质量排查整顿、打击劣质油品、打击假冒安钢螺纹、打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市场制假售假违法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2014年全省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9977人次,检查单位(企业)25520个,查办案件4621起,查获案件货值9529万元,查办大案要案82起,捣毁窝点124个,移送公安机关33起,没收假冒伪劣产品货值79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887万元。
2015年
以“双打”和“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为重点
傅新立指出, 2015年的全省质监工作,将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打造“放、管、治”三位一体质量提升格局为重点,深化质监改革,推进依法治监,夯实质量基础,强化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总体工作思路。
傅新立强调,2015年的执法打假工作,将以确保质量安全为中心,以深入开展“双打”和“质检利剑”专项行动为重点,以联合执法、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等为手段,确保质量违法行为得到有力惩治,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具体有八项重点任务:一是继续开展以农资、建材、儿童用品、汽车配件、特种设备为重点的“双打”、“质监利剑”等专项执法打假;二是进一步抓好产品质量重点区域整治工作;三是积极开展跨区域联合办案,着力查办大案要案;四是强化执法与服务并举的理念,抓好打假扶优工作;五是认真履行缺陷产品召回的相关职能;六是进一步加强12365建设;七是加快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突发案件快速反应工作机制;八是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
典型案件
2014年查处假冒伪劣典型案件19起
会上,省质监局执法处处长张泰云通报了2014年全省各级质监部门查处的假冒伪劣典型案件19起,涉农资、建材、计量、特种设备、强制性认证产品等五大领域。对此次被通报的19起典型案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分别给予了相关单位相应的行政处罚。(记者 刘成)
附:2014年查处假冒伪劣典型案件
(一)农资典型案件(2起)
1、商丘市质监局查处河南佳幸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施兆丰”牌复合肥料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案
2、开封市质监局查处开封开化复合肥有限公司以假充真案
(二)建材典型案件(3起)
1、安阳市质监局查处安阳绿野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混凝土掺杂、掺假案
2、济源市质监局查处济源市新星墙材厂生产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符合标准要求案
3、驻马店市质监局查处上蔡县鑫丰水泥有限公司伪造厂名、厂址案
(三)计量典型案件(2起)
1、信阳市质监局查处信阳市浉河区长征加油站擅改动加油机电脑主板芯片、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案
2、鹿邑县质监局查处鹿邑县华淼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使用未检定的电表案
(四)特种设备典型案件(6起)
1、许昌市襄城县质监局查处许昌市新捷天然气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气瓶充装活动案
2、安阳市质监局查处河南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无证充装车用天然气案
3、鹤壁市质监局查处河南纵横燃气管道有限公司和郑州港华石油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活动案
4、鹤壁市质监局鹤山区分局查处鹤壁市赛科化工有限公司使用未经检验压力容器案
5、南阳市质监局查处河南省淅川伏山药用包材有限公司充装、销售掺混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案
6、商丘市质监局查处商丘市绿源汽车燃气有限公司长征路汽车燃气加气站未按照规定实施充装前后的检查、记录制度案
(五)强制性认证产品典型案件(6起)
1、新乡市质监局查处福建神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出厂销售未经强制性认证的有线电视机顶盒案
2、许昌市禹州质监局查处河南省许昌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使用的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未实施强制检定案
3、郑州市质监局查处郑州康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未经3C认证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案
4、洛阳市质监局查处石家庄四站铝合金装饰工程处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强制性认证的列入目录的建筑钢化夹层玻璃案
5、洛阳市质监局查处洛阳银燕科技有限公司未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证书变更,擅自变更综合配电箱型号出厂销售案
6、濮阳市质监局查处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售数字电视机顶盒中的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