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郑永年: 中国应继续学李光耀政治创新

发布时间:2015-04-24      来源: 联合早报网    点击:

郑永年: 中国应继续学李光耀政治创新
韩咏红

经济新常态、政治新常态、外交“非常态”,中国在哪些领域是“常态”或“非常态”,是昨天隆道亚洲论坛上几次出现的话题。

隆道智库副理事长、国大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发言中,主动提到美国著名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最近指中共已走入残局,郑永年昨天提出,沈大伟认为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治走入“非常态”,难以为继。但郑永年认为,西方学者看不清中国的政治制度,他个人对未来较乐观。

开放的一党制下

也能实行司法独立

他较后在回答提问时也强调,中国在开放的一党制下也能实行司法独立和宪政,关键是需要许多政治创新,这方面他建议中国继续向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学习。

针对中国政治的“常态”与未来,郑永年在演讲中概括,“旧常态”的特点是精英制度、限任制和集体领导制,“旧常态”带来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包括过度的内部制衡、政治寡头、大规模腐败、GDP主义等。

在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上台后,中国政治进入了新常态,特点包括集权,长期的反腐败运动、重视顶层设计等。

但是这也使中国面临很大困难:中国经济面对很大的下行压力,并且由于中央集权与反腐败运动,整个官僚集体基本不干活、不作为。

他说:“我到中国各个地方去,跟地方官员聊天,基本上司局以上的官员都非常不安,不知道会不会明天我就被双规了?甚至开会期间他们都很担心,会不会我在讲话的时候就被带走了?”与此同时,由于文革经历与中国制度不健全,许多人正利用反腐败运动互相揭发。

虽然如此,郑永年自认对未来比较乐观。谈到中国政治的走向,他认为首先需要确定党内民主的方向,其次,他相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尤其是在2022年之前,中国不会出现大众民主。

当前,中国正走出一条自己的政治道路,它有点类似新加坡的实践,就是将能人(精英)政治与民主,选拔和选举结合。而在促进廉政等方面,郑永年相信,“只要新加坡本身的制度在演进,中国永远都有可以向新加坡学习的地方。”

在回答听众有关法治的问题时,郑永年进一步说,西方建立了法治经过了一百五六十年,中国现在开始建立法制,也不会容易,这又让他想到李光耀。

郑永年说:“我把他(李光耀)称为政治企业家,他能把西方和东方最好的结合起来,中国实际上也需要走这一步。”

他上次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说,中国要开始探讨开放的一党制,因为中国在现实中不可能容许反对党产生。那中国就要探讨怎么样形成开放的一党制。

他指出,一党制下也能实行宪政与司法独立,中共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巡回法庭,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终身责任制,就是这个方向。

“(这)需要决策者,研究者解放思想,不要老是看几本西方的教科书就觉得西方是对的,好的。这方面,我一直在想,李光耀先生怎么样造就新加坡出来,我是觉得,中国应当学。”

清华大学一个非常有名的教授问我,“Are you serious?你真的相信一党制能搞司法独立?”我是学政治学的,多党制下可以实行司法独立,一党制下也可以司法独立。——郑永年

文章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