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缩小贫富差距才是最好的维稳

发布时间:2015-04-30      来源: 网际传媒    点击:

 

 

 

网际传媒公号:ns8367 编者私号:ns5526

 

 

社会学理论早已证明: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根源,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是健康的社会,中间越大越稳定。两头大中间小的M型社会是不稳定的社会。

 

而中国的情况早已从M型社会发展到了更加严重的细长的金字塔型结构:极少数富豪占有绝大多数的财富,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占有极少的财富,中产阶级数量也非常稀少。从财富数量来看,是一个严重的倒三角形,从人口数量来说是一个严重的三角形。通过官方数字推算出来的基尼系数(国际通用的表示贫富差距的指标)也能证明这一点。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中国没有什么中产阶级!原因是:唯一的住房和唯一的土地之外,还有相当资产的人才能算中产阶级。唯一的住房再值钱也不能卖,所以不能算在内。城市里面坐拥多少价格房产的人也只能是城市平民而已。照此标准,大家应能认可我的观点吧。

 

贫富差距过大是绝大多数问题的直接原因。贫困的人口大量涌入大型城市受尽欺凌、充满怨恨。城市本地人与外地打工者之间的不信任以至仇视。征用耕地暴力拆迁引起的群体事件层出不穷。抑郁症的日趋严重、反社会心理和恐怖主义心理的增强。官民互信的薄弱,严峻的维稳形势,等等。

 

所以,虽然发展经济相当重要,但关键中的关键是要缩减贫富差距。只有有助于缩减贫富差距的经济发展才有意义,否则,一个加剧贫富差距的经济发展只会是权贵富豪的盛宴,与民何干?只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

 

一、做好对贫困人口的基本保障

 

1、大幅增加财政对医疗、教育、养老的支出。这是根本,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化程度的主要标志。

 

2、给全体国民按照统一标准补贴医疗、教育、养老三项。只要推出这个政策,就可以基本解决全社会的基本生活保障。

 

3、扶贫资金真正落实。扶贫资金和扶持落后地区资金被地方政府、地方要员、贪官的关系企业所侵吞。相信这个现象随着反贪的深入会得到一些改善,当然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更需要开放媒体和公民的监督才能做到。

 

二、分饼——缩减差距

 

1、缩减官民之间的差距。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每年公务员考试的录取率。这个比率应该和高考录取率相似才算正常。

 

2、缩减附着在户籍之上的贫富差距。不要给我说什么农村和城市户口的差距,也不要说国家前不久已经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那都是骗鬼的谎言。基层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之间的差距早已不大,甚至农民还不想转城镇户口;现在的问题是:具有本地户口的常住人口和不具有本地户口的常住人口(你该承认这是常住人口,而不是临时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了!!)之间的福利的差别,尤其是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城市。如果考虑到户口歧视后面的高考歧视的话,之间的差距完全是天壤之别。

 

说白了吧:我认为界定一户人家是不是具有当地的户口,很科学很人性很实事求是的做法就是:只要全家人离开原籍若干年(没有在那里居住),并且全家人在另外一个地方常住若干年,就应该被认定为是后一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3、缩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差距。具体做法是:大幅开放垄断行业,实现公平竞争,平均行业收入差距。

 

4、加大征收奢侈税、遗产税、房产税,用于对贫困人口的补助。

 

5、增加产品价格中的劳动占比,提高雇工支出。(当然要以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等为辅助)

 

6、提高资本利得税。(因为有全方位大幅减税为前提,所以这个措施并不会把资金赶出国门)。举个例子:中国不缺资金,市场也不缺资金,为什么中小企业一直融资难?就是因为资本利得风险很小利润很高,所以资金不愿进入生产环节。

 

7、建设好国家,吸引富豪在国内消费,减少富豪移民。我想主要是:财富的安全、人身的安全(除了治安之外就是减少仇富气氛)、政治的权力、全方位的自由(让他们活得像西方富豪一样有尊严)。具体怎么样做:1、减少贫富差距;2、提高法治,减少人治;3、提高全社会全方位的自由化程度;4、政治的开放。

 

三、把饼做大

 

1、民富才是国强。大幅度减税,大幅度减少财政收支(量入为出)。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和破坏,释放经济发展的动力,壮大中小企业,大幅提高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减少腐败,减轻社会矛盾,提高社会自由化程度。

 

2、全面开放市民摆摊,免收管理费。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居民小区广场和路边在规定时间(晚9点前,早8点后)保持清洁的情况下全面自由摆摊。免收管理费。这样可以解决几千万人的就业问题,也能大幅度减轻百姓的生活支出。我们是穷国,所以不要过度追求城市的美观而牺牲人民的利益。

 

3、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全面活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解决人口就业的最主要力量,也是解决百姓收入的基础,也是大型企业发展的台阶。所以,应当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现在的劳动法令中小企业给员工的薪资中很大一部分交了社保,员工和企业双输,企业难以发展,员工收入微薄。解决办法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把社保与雇主脱钩,由国家按照统一标准给全体国民以补贴。这样的措施搭配上大幅减税措施,相信中国的中小企业能够蓬勃发展。

 

4、依靠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具体做法是:1、彻底改革教育,培养创新人才;2、全方位提高社会自由化程度,鼓励各方面自由创新;3、科技扶持资金真正用在恰当的地方。关于这一点,我有太多的感触,国家每年这方面的开支应该说非常大,但基本都被贪官、一些走上层路线的教授、科研机构和贪官的关系户公司所侵吞,没有多少落到有用该用的地方。(文/李铭涛)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