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节反“四风”也需“朝阳群众”
发布时间:2015-09-17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中秋节、国庆节“两节”将至,干部收礼送礼、公款吃喝等“四风”又成社会焦点。(9月16日《新京报》)
“两节”将至,但对于履行党的监督执纪问责之职的各级纪委来说,却没有空闲分享普天同庆的喜悦,有的只是对干部收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消费、违规使用公车、违规发放津补贴等“四风”之蠢蠢欲动的高度警惕。
不难惊异于纪委的“神经过度紧张”,其实对于普通公众,也多少对“四风”逢节而来的惯性式的担忧。且看以往,但凡节假日,“四风”便裹挟着节日的喜庆汹涌而来,以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委不断加重的执纪高压和惩治砝码,“四风”虽有所收敛,却远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更不用提根除之。随着反“四风”的深入,纪委和公众也普遍意识到,“四风”极具反复性、隐蔽性,与“四风”的斗争必然是一场持久战,这也在考验着执纪者的耐心、意志、勇气和智慧,要根除“四风”,不光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水滴石穿的耐力、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恒心、认清“四风”普遍规律和本质的洞察力,更需从制度上扎紧遏刹“四风”的篱笆,最广泛的调动起群众和媒体的力量,形成一张监督的天罗地网。从这个角度上说,两节反“四风”也需“朝阳群众”。
说起,“朝阳群众”和“朝阳大妈”,网友们恐怕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在北京朝阳的大街小巷,四处巡视的大妈们肩负起了维护社区治安和公共秩序、预防暴恐、监督“四风”的职责,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朝阳群众”、“朝阳大妈”,这实是一股不可多得的社会正能量。其实,不仅是维护社会治安,反腐、反“四风”也亟需“朝阳群众”。毕竟官方的执纪力量再如何强大、机制制度再如何先进,也有力所不逮的地方,也造成了不少监督执纪问责上的漏洞,让“四风”有机可趁。归根到底,反“四风”既是为了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又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官场清风正气,还社会纯朴良风,让大家都能舒心工作、生活。对于群众自身来说,为了维护切身利益,也有充分理由积极而广泛的参与到反“四风”的监督中。
科学、高效的调动和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力量,同样不能光有热情。毕竟群众的力量是分散的,需要借助“互联网+”,将广泛的群众和媒体作为无数监督节点中的任何一点链接于执纪监督的统一平台,形成全时空能即时动态掌握、反馈每个监督节点信息的网络系统,实现即时、精准掌握“四风”动向和问题所在,能发现一起,即时、精准查办一起,形成监督全覆盖、发现、查办“快、准、狠”的反“四风”“新常态”。
作者: 伍文胥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邮箱:
621114
邮编:
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