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比制造冤假错案更可怕的是司法纠错无力

发布时间:2015-05-02      来源: 法律共同体论坛    点击:

 司法改革不仅要建立预防发生错案机制,更要建立纠正错案机制。

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4中全会正在北京隆重召开,媒体则曝出了不和谐音。

安徽退休检察官孟宪君,因在任时遵照市领导指示把一起自认为“明显无罪”的案子办成有罪,向最高检举报自己。

曾经把公民制造成犯罪人的公诉人,与犯罪人一起,共同为案件申冤,真是全世界少闻。

这也是中国司法的奇耻大辱。

 

这是一起案件本是简单的民事纠纷,结果被办成了刑事案件,只因市领导有意见——“无罪也要起诉”。

于是检察院依法提起了公诉。

应当感谢一审法院,作出了无罪判决。

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该领导因不满一审的无罪判决,便点名要求孟宪君撰写抗诉书。

这是我们的法律监督机关啊!这样的监督能力怎么能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实施?

最终二审改判有期徒刑3年。

 

虽然检察院指控犯罪嫌疑人挪用资金86万元,二审法院却认定挪用了360万元。

二审法官,你可否知羞耻?

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正如周带鱼们所讲,美国也有冤假错案,中国怎么就不能有?

此后8年,被告人申诉不止,2013年申诉到了最高法院,但被驳回。

这才是最可怕的。

明明是个错案,大家都知道,但依据法律程序想翻过来,比登天还难。

 

 

 

2014年9月15日,珠海中院对已服刑近16年的被告人徐辉故意杀人、强奸案再审宣判,宣告徐辉无罪,当场释放。

这样的判决本该是法院的功劳,但我注意到法院系统的宣传很少,而是检察日报更多在宣传。

最高检察院披露2005年11月徐辉向广东高院提出申诉,省高院驳回了他的申诉。2006年12月徐辉的哥哥徐庆委托律师提出的刑事申诉材料,被寄送至最高检申诉厅。 2007年1月最高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认为徐辉故意杀人、强奸一案存在较多疑点,交广东省检察院复查此案。

从2006年受理徐辉申诉案,到被无罪释放,这7年多的时间里,如果不是检察官们的工作,徐辉案得以翻案估计可能性不大。

这无疑是对我们现行法治的讥讽。

 

试想,如果不是承办人的坚持,如果说承办人出于同行之面子,可能徐辉就会把牢底坐穿了。

这是法治的悲哀,也是我们法律人的耻辱。

我们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你司法本身的纠错程序近乎于摆设,怎么让老百姓信任司法?

或许,这是司法改革中被我们忽视的地方。

 

 

 

来源:法律学堂(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