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山西讯 一场突如其来风暴式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牵动着党中央和14亿中国人的心,也使浮山这座美丽的城市和13万人民群众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袭来,从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党委、政府都已经有条不紊地紧急行动起来,一场关乎每位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全面打响。全力阻击打好这场疫情攻坚战,恰恰又是检验公安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核心能力和本色的关键时刻。疫情就是命令,马秀峰:作为一名10余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作为一名28年警龄的公安交警,作为浮山公安交警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中队长,作为17年前经历和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成长起来的战士,他深知服从命令是第一要务、高度重视是前提保障、团结齐心是成功秘笈、关心友爱是克疲动力。
【责任担当同在】“春运”期间又遇此次全国范围的疫情,既要做好春运道路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又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工作量的增加毫无疑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不讲条件、不怕辛苦,坚决完成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管控好道路、防控住疫情的光荣使命,这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马秀峰神色庄重地这样说。面对汹汹来袭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召开的中队全体人员总动员上,马秀峰和全队民警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带头,示范引领,严防死守,毫不懈怠,用钢铁意志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公路巡警中队共有队员20人,年龄最大的已经56岁,此次设卡5个点,他们中队就有3个。西韩防疫检查点距离县城约8公里,而槐埝、南畔桥防疫检查点则有约15公里。大队给每个点配备的执勤车辆都在卡点备勤,没车的民警每天交接班来回就成了问题,他二话没说,主动开着私家车承担起接送任务。每天在卡点检查,首先看民警的精神状态怎样,防护及执法装备是否佩戴齐全合规。230省道西韩检查点工作量最大,每天经过的车辆的车辆近千辆次,他的工作重心也在这里。民警在拦截车辆检查,帮助医护人员测体温,他则背着喷雾器给车辆消毒;民警累了,他替换着上。疫情防护中,戴口罩是关键的环节。而当下口罩却成了“紧俏货”,不好买。卡点的执勤民警戴一天口罩,呼出的气使得口罩潮潮的,戴着很不舒服。见此状况,他又将妻子买的5条备用口罩拿给民警用,并将民警缺口罩的实情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正月初六,西韩检查点一民警有些感冒,马秀峰急忙将其送到门诊检查,虽然不发烧,马秀峰仍让其休息,当晚的夜班他接替;正月初九,槐捻卡点的一名民警也有点感冒,他依旧如此。他对大家说,生了病自己的抵抗力都弱了,不是更容易被感染么,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保护家人和群众。执行防控疫情任务以来,他们队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党员民警主动提出加班加点,生病民警病情好转即刻返回战场,民警之间互相鼓励,缓解精神压力。正因为他们团结一心,心里时刻装着使命和担当,他们相信一定会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神圣使命。
【战友情兄弟情】疫情期间,各执勤点附近的餐饮店均未营业。白天,执勤民警在指定的就餐点还能简单的吃碗热乎面,但到了后半夜,饿了,充饥只能靠方便面、干吃面了。营养跟不上,怎么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打持久战!马秀峰和家人商量后,把家里准备的年货——牛肉、火腿肠、夹心面包等拿到了执勤点。同事们开心地说“过年好吃的来喽”,他笑着说:“反正今年亲戚不串门,大家是同事、好兄弟,就再当一回亲戚吧”,大家欢畅地吃着、笑了起来。
【电话里报平安】自1月26日正月初二设立疫情检查点以来,除三五天给家里送些蔬菜外,吃住基本都在单位,他也是担心自己一天都在外边,能最大限度降低家人受到感染的可能。电话里报平安便成为每天的一项生活内容。78岁高岭的老母亲总是唠叨地提醒他要主要安全、保护好身体;他也提醒家人要尽量留在家中,出门戴好口罩,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每天要勤洗手,多饮水,房间要多通风;还告诉家人不信谣,不传谣,相信不用多久一定能战胜疫情。
【齐协力见情操】各疫情检查点,不但有公安交警,公安巡警,还有交通、医护等部门。马秀峰表示,大家都以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齐心协力投入到疫情检测工作中,以高尚的情操和大局意识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大家都满怀信心和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浮山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遏制疫情,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作为公安交警,他们将牢记习总书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方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徽、警徽在疫情一线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