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全民行动

发布时间:2015-05-17      来源: 伍文    点击:

 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全民行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全社会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光明日报,5月15日)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却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蓝图。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无疑为美丽中国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培养全民对生态保护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认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和意识。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非现在才有,在如今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频频发生的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一再的刺激着公众的容忍和耐心,破坏着我们日益脆弱的生存环境不堪重负的承载能力。早在先秦时期的道家就已经提出,人类生存需“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的和谐。这对于今天处于工业化尚没有完全完成的中国,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创造出远远超出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另一方面对于自然生态的消耗同样超出过去几千年历史,人类面临的生态承载能力已经极大透支,变得异常脆弱。人类的工业化伴随着对水资源、土地、森林的大肆消耗、毁灭,人口的几何数的爆炸式增长导致对农业用地需求的极大扩张,几种无法有效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生态环境,成为危害生态健康最恶毒的肿瘤。
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副产品,更是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解决的现实挑战。未来的中国梦必须是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的,必须是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必须是现代化发展与生态可持续保护协调同步的。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是,中国作为后起之秀,仍处于工业化阶段,仍在无可奈何的追赶着西方文明,这一进程,一方面促使中国快速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另一方面,大规模的跨越式的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极其严重的。尽管中国是世界上田国土面积第三的大国,但实际适宜人类居住的面积可能小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沙漠化、水土流失、工业污染的面积,加上极度缺氧的高原地区,这些地方春面积达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全民行动。国是大家的国,是整个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成全民自觉行为,需先培养全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这不但要增加环保立法立规,通过影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生态文明意识和常识,更要健全各类环保组织,鼓励民间性环保组织发展,监督环增保护和问责。
 
 


 作者: 伍文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