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环保部两度否决,无碍百亿钢企上马?

发布时间:2015-05-21      来源: 中国网    点击:

在“最严环保法”已落地的情况下,陕西有关部门仍为被环保部两度否决的钢铁项目站台,这有顶风违规之嫌,也理应被零容忍。

5月15日,《汉中日报》刊发《陕钢集团汉钢公司4月份钢产量突破30万吨大关》的报道,但据了解,汉钢公司未经环保部许可就擅自开工。因为该项目离军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仅0.4公里,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方案不完善等多种原因,2012年4月环保部就退回了项目的环评报告,去年11月,环保部再次退回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就是这样一个被环保部一否再否的非法项目,却打着灾后重建项目名义,2009年就开工,总投资达137亿,如今已投产并实现30万吨的生产规模。对此违法项目当地甚至都不加掩饰,不仅公开纵容项目建设,压制受污染戕害的民众维权,还对其不吝褒奖,从项目所在地勉县到省政府,授予该企业的官方荣誉不计其数。

百亿项目擅自投产,无疑是对环保法制的挑衅。今年1月起刚实施不久的新环保法,号称史上“最严环保法”。对照这部法律,陕西这起事件必须受到严厉追究,包括该项目对周边民众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理当被处以天价罚单并停产关闭。按当地居民反映,该企业大量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汉江中,这可能还涉嫌污染环境罪。

此外,项目未批先建,不仅要罚款,企业负责人还应被处以十日以上行政拘留;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对该项目的违法行为进行包庇,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依照新环保法,应给予相关官员撤职或开除处分,主要负责人当引咎辞职;其中还可能涉及官员滥用权力、失职渎职等问题,行政处分外,检察机关有必要启动职务犯罪调查。

更为重要的是,新环保法删除了之前环保法中关于未批先建项目可“限期补办”手续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汉钢公司不可能再通过以往常用的“先上车后补票”方式,重新环评后获得合法身份。其未来命运只有两个,要么关闭拆除,要么搬迁他处。这些后果会落在汉钢公司及相关官员头上吗?从陕西方面对该项目的倍加呵护看,难。这时就需要环保部出面,进行督察,以展现新环保法的钢牙利齿。

得看到,一直以来,以钢铁为典型的某些项目“先上马再环评”已成潜规则,而一些地方政府在数字出政绩的驱动下,庇护成了常规动作。如果说,以往环保部门处境尴尬,执法缺乏独立性,那这类乱象必须在环保铁腕执法下得以整饬。

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上任后,就多次强调环保执法,提出要把“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今年3月20日,环保部下发2015年《全国环境监察工作要点》,其中指出环境执法监察要由“以查企业为主”转变为“查督并举、以督政府为主”。

在此情境下,面对陕西有关方面的违规庇护行为,环保部也该挺直腰板“说不”,尽管处理这一重大环保违法事件代价高昂——137亿投资会受影响,环境修复成本更是个天文数字,但也只有对挑衅环保法制的顶风违规行为零容忍,才能维护环保执法威严。本质上,夯实“最严环保法”的“严”字,也需要通过个案执法去传递环保价值。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