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环保一周综述:舆论期待明晰噪声污染举报渠道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人民网-舆情频道    点击:

 综合本周环保舆情来看,涉及“环保”类的相关新闻有16.3万篇,微博言论有5.2万余条,论坛相关贴文有3.7万余条,微信文章有7.4万余篇。“环保”话题的热度较上周相比有所下降。统计搜索全网的论坛、新闻、博客、报刊、微博、微信来看(如图一),微信关于“环保”类的话题量较上周继续升高,并开始有超过微博的趋势。

  图一:5月18日--5月24日新闻、论坛、博客、报刊、微博、微信“环保”话题折线走势图

  本周环保舆情热点分析:细化职责 还方寸寂静

  数据显示,2014年环境保护部“12369”环保举报热线共受理群众举报1463件,其中涉及噪声的362件。在举报中,大气污染是引发群众举报的首因,其次是水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报道,以龙岩市为例,12369环保举报热线有六七成的投诉是因为噪声污染。由此可见,噪声污染在环境治理上占有重要一块。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柯赫在1950年提出过警语“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和瘟疫一样。”

  对于噪声污染,有网民表示“长期的噪声侵扰,令人烦躁痛苦、神经紧张、备受折磨、身心不安”,“忍无可忍之时,致电110,110民警说让找环保部门;我们打12369向环保部门投诉,结果又让找110解决,没有办法我们又致电110,110还是说让找环保局。这次,110接线员不等我们把话说完就挂电话了。我们平民百姓反映个问题,相关部门咋会推来推去呢?到底这个问题该属于哪个职能部门管呢?”

  综合一些网民的观点,网民大概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对于身边的噪声污染到底向哪个部门投诉?二是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及落实情况受到了部分网民的质疑。

  典型网友观点:

  网友@dongdongnihao:“有两三次是晚上很晚被渣土车的噪声影响睡眠时反应的,12345说让相关部门联系我,但至今未收到过任何回复,我已经很无奈的搬至次卧还轻点。噪音太大、太大、太大……”

  @陳总丶有理_:“大晚上11点了,还在施工。噪声很大,已经持续了块一个月了,都没有有关部门来管管啊?求助求助。”

  @幸存的守氓者:“喇叭噪声刺耳,是因为路段拥堵,路段拥堵是因为路段存在乱停乱摆的现象! 有关部门该做事了,还个良好环境于民吧。”

  对于解决噪声污染这一问题,以西安市为例,在今年2月份施行了由西安环境保护局、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政公用局、地铁办和交通运输局六部门联合出台的《西安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缓解噪声扰民问题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细化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市民如果发现身边有建筑施工噪声或工业噪声,可向其市环保局12369投诉;对于社会生活噪声、商业经营及文化娱乐噪声,可向市城管执法局12342进行投诉;对于尖锐的机械切割、加工金属、车辆噪声等,可向公安部门110进行投诉;市政公用12319、交通运输和地铁办也将参与联合治理。

  因此,面对五花八门的噪声污染,需要找对投诉渠道,才能进行有效的查处和解决。而对此,大多数网友并不明晰。通过搜索网民舆论来看,部门之间的移交更是造成了网民的不理解和指责。关注城市噪音污染,既要明确细化部门职责,开展联合执法,亦要加大宣传力度,明晰举报渠道。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