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约谈环保负责人作用不大,应该建立书记市长责任制。

发布时间:2015-06-04      来源: 伍文投稿    点击:

 “约谈负责人”倒逼环境执法严?
   “宜宾市众合饲料有限公司未验先投,酒糟堆场不符合环评要求,酒糟淋溶液没有收集处理,而是通过渗坑直接流出厂区,烘干炉烟尘没有上水幕除尘。”四川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正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说明。(中国环境报,6月3日
针对频频发生的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四川省环境监察执法总队采取前所未有的强硬手段,严明规定、重拳出击,环保部门对企业相关环境违法行为立案调查,督促停产整改,严重的实施查封并移送公安部门调查处理。不但如此,四川环保厅日前还分批约谈3市22县环保局长,此举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和热议,作为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四川首次大规模的约谈,必将极大推动新环保法在四川的贯彻执行,对于四川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必将起到极大遏制,对于促进四川环境改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无疑有利。
虽然被媒体称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于今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但一方面环境违法现象根深蒂固,存在较深的利益牵绊和较强的行为惯性,一时难以根本上减少、禁绝。另一方面最严环保法也须最严的执行,因为新法实行不久,故而尚未得到全面覆盖和强力贯彻,远未产生最严的威力,一些违法排污企业对于新环保法规的“严厉”不知所谓,甚至有意漠视,存在着顽固的侥幸。事实上,5月上旬四川环境执法监察总队抽调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组赴各地执法检查,就发现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在广元76家现场检查的企业存在问题的就有55家,在雅安检查的35家企业就有29家存在环境问题,在宜宾突击检查的53家企业就有46家存在环境问题,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21家。仅从抽调检查的结果看,所检查的企业中存在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行为的比例之高令人触目惊心,环境违法行为的普遍性似乎是在向史上最严环保法“叫板”。
“约谈负责人”倒逼环境执法严?分析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源,一在企业对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危害、违法严重性质、破坏经济健康发展的认识不足,一些企业鼠目寸光,只顾眼前环境违法行为所带来的低生产成本、高利润,没有意识到这是穷途末路、竭泽而渔。二是企业环境违法成本低,虽然环保法已经很严很健全,但一些地方存在官商勾结、利益交易,不断上演“猫鼠游戏”,即使执法问责,也让企业感受不到疼痛。三是一些环保执法部门之间或内部科室之间缺少协调沟通,导致企业监管滞后,媒体和公众环保意识和监督意识不强,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发现、查处滞后、无力。此次四川实行“约谈负责人”,直接向各地环保局长问责,似乎旨在倒逼各地以最严厉的态度进行环境执法。但是否真能如愿?未必,制约环境执法的最在阻力在于背后的官商利益,如果不落实地方“一把手”主体责任,环保局长也只能作白白的“牺牲”。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