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1580万罚单考验最严环保法如何较真

发布时间:2015-06-23      来源: 感谢伍文投稿    点击:

1580万罚单考验最严环保法如何较真
从去年年底至今,围绕陕西煤化能源咸阳长武县煤机二甲醚化工项目的环保问题不断发酵。今年4月到5月,陕西环保部门向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简称“陕西煤化”)开出累计1580万元的环保罚单,但执行却陷入僵局,咸阳市环保局表示,如果该企业3个月内未缴纳罚款,就将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华夏时报,6月20日
1580万环保罚单令公众惊叹不已,这显然是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以来最大的一笔罚单之一了,究竟是什么环保问题引出这笔天文数字的罚单?而又将如何执行落实?公众试看这起轰动一时的环保执法如何体现环保执法的铁血和威严,恐怕不只是公众在看,那些作为执法对象的企业也在看,所谓最严环保法如何体现其“最严”二字?
令人意外的是,从今年4月到5月累计开出1580万的这笔环保罚单却陷入执行难的僵局,即使在多家相关部门相继出面协调下,陕西煤化不但不依法如数缴纳罚款,反将咸阳市环保局告上法院。陕西煤化倒打一耙,显然让咸阳市环保局措手不及,也着实出乎公众意料。那么陕西煤化的理由是什么?“行政行为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滥用职权、行为明显不当”,其中焦点是新环保法中按日计罚如何实际操作。
那么陕西煤化被罚上千万的理由又是什么?据媒体调查发现,陕西煤化长武县二甲醚化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噪音、硫化氢气体、煤粉尘和工业废渣令周边村民怨声载道,多次恶意排污、拒不整改,被咸阳环保局处以1580万罚单并责令停产整改后不但不缴纳罚款还持续排污生产,其嚣张气陷的确令人匪夷所思。显然,陕西煤化被指控的违法生产事实证据确凿,无法辩驳。由此,陕西起诉咸阳环保局的理由显然是不成立的,甚至是荒谬的。既如此,缘何这笔环保罚单会遭遇执行难呢?
从公开资料显示,陕西煤化长武县二甲醚化项目每年上缴国家税费17.69亿,曾一直被广泛宣称为“民生”项目,恐怕正是这一点,成了陕西煤化得以我行我素,敢于针对执法的环保部门倒打一耙的底气。但上缴的国家税费再多又如何?功不抵过,尤其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执法形势,更有必要对违法生产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予以从重处罚。
1580万罚单考验最严环保法如何较真。此案中,对于陕西煤化的违法事实,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公众似乎都无质疑,唯一的焦点在于新环保法中按日计罚程序如何实际操作,即1580万罚单是如何计算得来的。事实上,这并不值得较多探讨,从这笔罚单是今年4月到5月累计开出的,显而易见,陕西煤化懒账懒得越久,被罚的账单只会越长。万事开头难,第一个吃螃蠏的人必须具备足够大的勇气,最严环保法的执行更考验环保执法部门的较真水平,必须敢于啃“硬骨头”,严格坚决落实按日计罚,让一切胆敢违法排污的企业都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













 作者: 伍文
联系电话:
13458011077
地址:四川省三台县
邮箱:621114
邮编:wugw5.ok@163.co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