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评论:"机动车排放数据80%造假"太可怕

发布时间:2015-10-03      来源: 正义网    点击:

日前,大众公司涉嫌其在美销售的柴油车ECU(电子控制单元)内植入欺骗性软件,使其能自动识别车辆所处环境,在实验室内达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而在正常行驶时,车辆排放标准却达到要求值的40倍。有行业分析师指出,如果此事发生在国内,说不定还会隐匿得更久,而与此同时,国内柴油车排放造假的情况,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中关村空气污染防控联盟专家、马哈(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修春林此前曾公开表示:“目前全国机动车排放数据,只有20%是真实的,80%都是虚假的。”(9月28日《第一财经日报》)。

  如果修春林此言不虚,则后果很恐怖也很严重。真实性是数据的生命,可80%都是虚假的数据又是如何造成的?谁来承担责任?

  据了解,目前国内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大多参照欧洲标准,比如欧Ⅳ排放标准,在国内对应的就是国Ⅳ。而在检测流程上,国内的检测流程和欧洲也大致相同。这算是与国际接了轨,可没想到的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可以很轻松地弄虚作假。因为在尾气检测方面采用的是工况法,而所有的工况都是可以设定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作假就变得很容易了。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会定期进行相应的排放检测。排放不达标的车型,本来很难蒙混过关,可因为“检测方”没有尽自己的责任,使得年检流于形式。这是因为,一方面,相对于出厂的新车,正在使用车辆的监管较为宽松;另一方面,年检过程成了“走过场”。近日,央视曝光了车辆年检黑幕,记者在调查了山东、广东、浙江、辽宁等省的20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后发现,虽然现在检测站的检测已经采用了高科技设备,基本上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但事实上,人工介入检测过程、关闭检测系统或者通过其他手段,让车辆年检流于形式化的事情比比皆是。车主尾气检测不过关,交200元即可通过。年检成为“生意”,可以“买卖”,必然导致一片虚假。其实,对于弄虚作假,早在2011年,国家环保部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发布了《关于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检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当年10月,环保部通报的整治情况显示,共排查出各类违法违规和不规范检测问题200余项,分别采取了停业整顿、限期整改、现场纠正、警告及经济处罚等措施。可这不痛不痒的惩罚,显然并没有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对于机动车排放数据80%虚假,有关人员寄希望于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实施。的确,新法较过去相比,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在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加强了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在企业层面,对于违规企业,在惩罚力度和措施上明显较以前有较大提升。但最严厉的法律法规,落地才能产生“力量”,如果问责不到位,机动车排放数据80%虚假则很难改变。

  当然,我们更希望“80%造假”并非事实。消除这方面的疑问,需要职能部门告诉公众:“机动车排放数据80%造假”,是真的吗?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