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实现环境治理还需给经济增长方式换个“型”

发布时间:2015-12-21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今年1-11月,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达标天数比例为81.7%,其中优占27.6%,良占54.1%;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18.3%,其中轻度污染为12.7%,中度污染为3.1%,重度污染为2.3%,严重污染为0.1%。(四川日报网 12月17日)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与人民群众对干净用水、清新空气、食品安全等要求的日益提高越发的相去甚远,各种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身体健康等陆续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严重影响和损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我国就把环境保护作为了基本国策。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的恶劣程度成为一种“顽疾”,久治不愈,甚至不断恶化。
重视生态环境不应是喊口号,放空炮。环境问题已成为关系生态安全的问题,关系人民生活生产的问题,关系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无节制消耗资源、破化环境带换取的经济发展,必定是只能得到眼前发展,用子孙后代的财富谋取当前利益,形成恶性循环,将来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重视生态环境还应出真招,见实效。笔者认为,面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环境问题,应立即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节能减排。生态破坏追根溯源是因为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型使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抓住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应“对症下药”,积极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支持新能源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面对的“硬骨头”有很多,环境治理,就是这“硬骨头”中难啃又急需要啃的一个,考验着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和坚定决心。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