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美国那船大豆可能"凉"了 这些国家大豆却笑了

发布时间:2018-07-07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点击:

我国日前决定,从7月起将对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老挝和斯里兰卡等国的进口大豆实行零关税。这一重大贸易政策的调整,将会给我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带来哪些变化呢?

主动降低关税税率体现大国责任感

6月下旬,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第二修正案协定税率的通知》。《通知》指出,7月起我国将对原产于印度、孟加拉国、老挝、斯里兰卡和韩国的进口大豆关税税率,从3%下调至零。专家分析说,中国主动降低关税税率,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 叶兴庆:全球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是60%。而中国目前的农产品平均关税是15.3%,相对于我们人多地少这样一种自然禀赋来说,这样一种关税水平是非常之低的,也就是说我们对外开放的门槛、力度是大大超出了发达国家,也超出了同等条件的其他的发展中国家。

促进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

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三大主要来源国,来自东南亚的进口大豆数量相对较少。专家认为,虽然数量少,但作为新兴的大豆出口国,客观上也能促进我国大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李国祥:增加了大豆进口的来源,将来更加有效地提高我们国家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过去高度依赖少数国家进口大豆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其他国家、其他来源的增加,也会增加国内的供给,保证市场的稳定。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