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锐特稿·省部领导访谈录)率先践行“四个全面” 奋力迈上新台阶——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发布时间:2015-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点击:

  新华社北京3月8日新媒体专电 题:率先践行“四个全面” 奋力迈上新台阶——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

  新华社记者冯诚 郭奔胜 王骏勇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主动适应并推动转型升级?如何深刻理解并率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如何按照中央的新要求,积极“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小标题)积极践行“四个全面” 砥砺担当“两个率先”

  去年12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罗志军说,“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明确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实践的集中概括,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罗志军说,江苏作为总书记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最先提出地,应当成为“四个全面”的率先践行者。“四个全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目标的两个轮子,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总体上看,全省仍处在推进“第一个率先”的阶段,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罗志军说,我们要把“四个全面”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一体谋划、一体推进,自觉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留尾巴、全面深化改革不留例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留空白、全面从严治党不留死角,努力在践行“四个全面”上创造特色、走在前列。

  (小标题)适应“新常态” 戗抓“新机遇”

  过去一年,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作为经济大省,江苏面临的转型挑战更为突出。2014年,江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了全省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好势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1万亿元,人均超过8万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占比超过46%,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

  罗志军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也是我们谋划和推动发展必须遵循的大逻辑。新常态,既带来严峻挑战,也蕴含新的机遇,只有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才能戗占先机、赢得主动。

  罗志军说,要准确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党委和政府要聚焦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必须清醒认识低成本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加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社会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包括就业理念、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都要“更新换代”。

  接下来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继续做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加法,就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减法,就是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等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二是利用江苏发展的最大优势——科教优势,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强调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力争到2020年江苏成为全球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三是全力抓好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当前要用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海开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创发展新优势。

  罗志军说,回顾江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发展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在克服困难、战胜挑战中实现的。当前,如何把握和适应新常态,对江苏发展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一方面,我们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发展新路径,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江苏为全国改革发展探路”的要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我们也充满信心,只要全省上下振奋精神、主动作为,就一定能攻坚克难,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小标题)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

  罗志军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五个方面“迈上新台阶”,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这是新一届党中央对江苏的巨大关怀,对于我们做好当前工作、谋划“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苏省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就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强调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鲜明地写在江苏发展的旗帜上。随后,各位省委常委、副省长用一个多月时间,分专题开展调研,近期将出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省委对“建设新江苏”的实践内涵有了深化认识:“经济强”,就是要强在创新能力上,强在质量效益上,强在经济结构上,强在企业活力上,强在特色优势上;“百姓富”,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环境美”,就是要拥有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就是要有共同精神家园、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秩序。

  “"五个迈上新台阶"是"建设新江苏"的重点任务,也是具体路径。”罗志军表示,切实强化“上台阶”的自觉意识,对目前处于什么台阶、下一步迈上什么台阶、如何迈上新台阶,都要有透彻的认识,拿出管用的招数。我们将围绕总书记的最新要求进行“对标对号”,对已有思路举措进行深化,更加突出重点问题,更加契合发展实际,使之常抓常新、务实有效,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一步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责任编辑:HN666)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