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王岐山陕西调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15-07-11      来源: 网易    点击:

王岐山

“只有在历史服务于生活的前提下,我们才服务于历史。”

这是一个叫尼采的人说的。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岛叔想起了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的一段故事。

红花会的一帮人在杭州绑票了乾隆皇帝,把他关在六和塔的塔顶,派人轮流看着。排到“黑白无常”的常氏双侠的时候,这两兄弟比较有文化,开始当着乾隆的面大谈“历史”。

他们谈的历史,和乾隆爷从小学习的那套不太一样,属于“江湖史”的亚文化研究范畴,主要是对付仇家的诸般惨毒掌故。

包括如下案例:“甚么黑虎岗郝寨主当年失风被擒,后来去挖掉了捉拿他的赵知府的眼珠;甚么山西的白马孙七为了替哥哥报仇,把仇人全家活埋;甚么彰德府郑大胯子的师弟剪他边割他靴子,和他相好勾搭上了,他在师弟全身割了九九八十一刀。”

乾隆又饿又怕,想掩上耳朵不听,但话声总是一句一句传进耳来。兄弟俩兴致也真好,一直谈到天明,“龟儿子”和“先人板板”,也不知骂了几千百句。

所以,黑白无常聊历史,是服务于他们的造反生活的,为了更好地吓唬乾隆,他们才会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的渊博,我相信如果有可能,他们绝对会给乾隆上点更严厉的手段,比如放PPT之类。

好了,闲篇扯过,来说正题。

今天单表一件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8日至10日在陕西调研,并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老王也谈到了历史。

他说,瞬间铸就永恒。山沟沟里出马列主义,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分析中国革命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写下一篇篇光辉著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指导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铸就了民族解放历史的永恒。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从回放中获得启示,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管理和监督,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老王是学历史的,他阐述历史,当然不是扯闲篇。当然,以他的高度,也用不着通过讲点历史案例,来吓唬今天的贪官污吏。

他讲的历史,是历史启示。

按照岛叔的理解,就是三句话:第一,历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有能力的。第二,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的。第三,有能力、路也对,但还大意不得,必须要有纠偏机制,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要想走稳行远,关键在于纪律严明,执纪严格,决不能出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

所以,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全面”中,“全面从严治党”这句话,这也是老王的本职工作。

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一次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

修订党纪,体现的就是执政党的党纪严于国法。老王透露,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要去除现行党纪处分条例中与刑法等法律重复的内容。

这是什么意思?党纪不是更宽松了,而是更紧了。让法律的归法律,党纪的归党纪。党纪和法律要有区分,对党员干部,要把党纪的挺在前面,而不仅仅是法律的规范,因为法律基本上是底线了。这就是老王说的“纪法分开”。

岛叔印象中,出事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涉嫌违纪违法”,也就是说,当他被查处的时候,他不仅越过了严格的党纪限制,而且连法律的底线都已经突破了。事实上,很多官员的堕落也都经过了一个挣扎的过程,从违纪到犯法之间,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这段距离中,作为党纪的监管与惩戒,不应该存在留白。在这段距离中,党纪的存在感强了,党纪党规的权威也就逐渐树立起来了,党员干部的违纪问题也就不再仅仅只是其违法犯罪行为的注脚。

比如云南省原常委、昆明前市委书记张田欣,被开除党籍,行政上从副部级降级到处级,他遭遇的就是党纪处分。江西的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也是因违纪被降级。到目前为止,涉及到他俩的问题,还是党纪层面上的“违纪”,尚未构成违法。这是处理违纪干部的一种方式,降级。除此之外,换岗、提前退居二线等等处理方式,也是非常常见。

从今年开始,相比于去年风风火火的“周末打老虎,周一拍苍蝇”,今年的反腐节奏似乎是放缓了许多。所以,坊间有各色各样的猜测,什么中央打虎放缓了,反腐反不动啦等等。从绝对数字上看,似乎老虎少了。但今年,从查处违反八项规定、违反党的纪律的案件看,因违纪处分的干部并不在少数。

实际上,对中央纪委来说,打老虎拍苍蝇只是其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坊间特别喜闻乐见的新闻,但纪委的主业其实是为党守住纪律这条底线。纪委纪委,全名就是纪律检查委员会。它是拿着鞭子专门监督党内纪律执行落实情况的,这才是常态工作,而不是大家想象的,天天拿着手铐抓人。

要审判,要抓人,其实国家机器内已经有公检法机关,把纪委等同于“抓人”,是混淆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概念。

事实上,中央纪委内部的一些提法也在悄然改变。比如在其内部的机构名称上,以前有案件室,后来改名纪检监察室,以前叫案件线索,后来统一叫反映问题线索。这些名称、名词使用上的变化,体现的也是认识的变化、工作思路的变化。因为纪委并不是党内的公检法机关,也不是专门来办案的,在这点上,有必要分清业务分工,不能越厨代庖。

所以,必须从监督执纪问责的角度来看纪委的职责定位,才能真正认清中共执政党“党鞭”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