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喜迎十九大 | 沿着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继续前进

发布时间:2017-09-15      来源: 求是网    点击:

沿着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继续前进

——《中国人权新成就(2012—2017)》序言

 
 

王  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走过不平凡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绘就波澜壮阔的画卷,中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在向前发展。

 

这是人权理论建设持续完善的5年。5年来,党中央在人权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思想。习总书记向“北京人权论坛”和“纪念《发展权利宣言》通过30周年国际研讨会”致贺信,并在国内外重大场合深刻论述人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经过实践和理论思考,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答案。”“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中国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就人权问题开展坦诚、建设性的对话和交流。”“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中国人权事业应当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样的心胸和气度、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等问题,充分表明我们对人权问题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坚持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我国人权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是人权保障顶层设计持续加强的5年。5年来,党中央始终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和把握人权保障工作。党的十八大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战略层面确立了人权事业的重要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为人权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改革方案,从措施层面对人权工作作出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对“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角度诠释了人权保障的丰富内涵。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进一步巩固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5年来,我们还制定和修改了《民法总则》《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等多部法律,一步一个脚印,新时期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不断丰富和完善。

 

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的5年。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1.6%,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茅;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260美元;每年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9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贫规模年均超过1300万人。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2.6亿老年人、8500万残疾人和6000多万城乡低保人口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有关国际组织调查表明,70%中国年轻人认为生活在中国非常幸福。联合国《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是过去30余年进步最快的国家”。

 

这是民主法治水平持续提升的5年。5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并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开启了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通过《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全球最大裁判文书网,依法纠正34件重大刑事冤假错案;2013年至2016年,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6889件。十八届四中全会还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并通过决定,这不论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上还是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上都史无前例。

 

这是参与国际人权治理持续深化的5年。5年来,中国全面深入参与国际人权合作,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体系。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顺利通过第二轮国别人权审查,接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消除对妇女歧视公约》《禁止酷刑公约》等多个人权公约履约审议,被誉为“履约审议典范”。中国发布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权保障目标和任务。中国两度高票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充分彰显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成就的肯定。中国原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习总书记提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并纳入人权理事会文件。中国倡导的“对话解决分歧”等主张在理事会唱响,中国提出的“发展促进人权”等决议在理事会通过。中国在人权理事会两度挫败了一些国家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图谋,彰显了正义,维护了形象。5年来,中国同20多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举行了50余次人权对话,最广泛地扩大了“朋友圈”。

 

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关键在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

 

这是一条以国情为基础的道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标准,根植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水平。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最大特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制度优势,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坚持民主和民生相促进,坚持和平、发展和尊严相协调。事实清楚地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

 

这是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始终以人民福祉和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政治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经济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享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中国人权状况如何,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这是人民的选择。

 

这是一条以发展为要务的道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重视实践的检验。中国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保障、更满意的工作、更舒适的环境。中国始终坚持将生存权和发展权视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切实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致力于消除深度贫困,不让一个人掉队。中国始终坚持将自身发展汇入世界发展大潮,助力世界经济增长,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贡献中国力量。这是时代的呼声。

 

这是一条以法治为准绳的道路。公平正义是各国人民的现实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中国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公信的问题,有序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和司法便民利民改革,守住司法这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中国倡导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将人权政治化和搞“双重标准”,维护国际正义,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中国在做大经济发展这块“蛋糕”的同时,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把“蛋糕”分好。这是中国的价值坐标。

 

这是一条以开放为动力的道路。中国支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注重汲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注意学习不同国家的先进人权理论与经验,注重改革完善自身人权发展道路和实践。我们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人权保障模式;我们主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这是世界的潮流。

 

我们将坚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进一步提升人权保障水平。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力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值此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将编纂《中国人权新成就(2012—2017)》一书,总结5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和经验,推动中国人权事业更上新台阶。

 

(作者为外交部部长)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