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莫纪宏:在有效实施中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进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17-12-04      来源: 检察日报    点击:

来源:检察日报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莫纪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今年的“12·4”国家宪法日,对于宪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任务有了新的要求,强调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集中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最关键的就是必须结合十九大精神加强宪法宣传。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为“维护宪法权威”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一是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二是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作为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手段,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经明确规定,并且成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宪法“有效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最有效的制度手段。

 

“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维护宪法权威”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通过准确地发现违宪问题和有效地解决违宪问题,教育和引导国家机关和一切掌握公权力的机构如何依据宪法有效地履行职责,同时还能告知普通公民如何有效地利用合宪性审查机制来维护宪法所赋予的基本权利。“合宪性审查”使得宪法作为根本法既有行为规范的特性,又具备了判断行为是非对错的裁判规则的功能,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违法不违宪”“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违宪不用承担法律后果”等轻视宪法权威的错误认识,真正树立起宪法应有权威,增强宪法对人们行为的拘束力。

 

国家宪法日举行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宪法贴近群众,让宪法走进每一个公民的日常生活。让公民通过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知晓宪法,进而学会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学会如何自觉遵守宪法秩序,捍卫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权威。今年的“12·4”适逢党的十九大刚刚召开,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必然要求在社会公众中重点宣传“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于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具有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遵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12·4”国家宪法日之际,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宪法,就必须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富有实效地进行宪法宣传活动,提升宪法宣传活动的实际效果。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的各项论述,利用“12·4”国家宪法日向社会公众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必须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具体到如何宣传宪法上,首先要突出“依宪治国”的价值理念。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宪法作为根本法,理应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法治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学习贯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价值要求,必须要突出宪法至上的理念,让社会公众真正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宪法的尊崇感和敬畏感,要学会如何与掌握公权力的机构打交道,如何有效地行使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如何自觉地遵守宪法秩序。

 

二是应当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全面有效地、系统地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相对于法律法规的至上性为宪法权威的形成和维护提供了制度基础。“12·4”国家宪法日,既要宣传宪法,更要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要让普通公民对涉及自己合法权益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内容有比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行使权利,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宪法作为根本法在实际生活中要对人们的行为真正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必须要确立宪法所肯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宪法之所以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宪法倡导人人平等原则和平等权利的实现。因此,为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组织、个人可能存在的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四是结合十九大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运用宪法思维和宪法方式来解决宪法实施问题、公民基本权利保障问题、权力运行秩序问题等等。因此,要立足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法治解决方案,围绕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以保护人的尊严、保障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权”、保护发展权为抓手,全面和有效地增强社会公众对宪法的认同感以及寻求宪法帮助的宪法意识。

 

五是认识到“12·4”国家宪法日本身就是促进宪法实施的一种保障机制。通过“12·4”国家宪法日开展各种宪法宣传活动,关键在于推动宪法实施。通过“12·4”国家宪法日的集中性、普及性的宣传,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有效地接触宪法、了解宪法,懂得依据宪法来维护自身权益,从而提升宪法实施工作的实际效果。

 

六是应当结合普通民众如何依据宪法维护自身权益来宣传。掌握公权力的机构和人员是否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滥用了权力,既可以由有权机关进行有权监督,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加以监督,惩治滥用宪法赋予的职权的行为。我国已经在2015年3月15日修改了立法法,立法法第99条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违宪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是,这一合宪性审查机制如何实际运行,如何让普通老百姓依据宪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能够在合宪性审查机制得到回应等等,都是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和事项。

 

总之,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来宣传宪法,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有更多的题材可以挖掘,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宪法的“有效实施”问题,才能让宪法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让宪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让宪法走进群众,强化宪法意识,从而树立宪法权威。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