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江平:我的中国梦是法治天下

发布时间:2017-12-06      来源: 王萧东 本文转自:我在抱柱    点击:

本文来源:王萧东

本文转自:我在抱柱

全文约3700字,阅读需4分钟

 

 

“我的中国梦,是法治天下”

——江平

 

江平先生85岁了。再过一个月,便是86岁了。

岁月无情催人老,壮志未酬励平生。

在他过完18岁生日的那一年,他亲眼目睹着共和国的孕育和新生。从此,他的心已经和共和国系在一起了。

在共和国成长的66年里,他用尽自已的心力,渴望着共和国的法治,能更健康的成长。

他的成长史,或许就是共和国法治的成长史。

 

少年壮志
 

1930年,一个平凡的银行职员之家。

谁也没想到,会诞生出一位未来的民法泰斗。

小富即安的家庭环境,让江平能够享受到较好的教育。

但动荡的时代,热血的江平不满足埋首书卷。

18岁那年本应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的他,因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而辍学,次年还参加了北平市团委筹备工作。

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江平,胸怀着改变中国的梦想。

 

青年留学
 

表现优异的江平,顺理成章地被选为第一批送至苏联学习的留学生。

在当时封闭的国内信息系统下,走出国门,是极为难得的机会。

而或许也正是这次机会,让江平与法律结下了一生之缘。

原本专业新闻系的江平,就读的是喀山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

天资聪颖的他,很快就学得了一口流利的俄语。(多年后,这门俄语意外地帮了他许多)

并凭着沟通的优势,参与了中国学生会的许多工作。

而专业法律的学习,也没有辜负他一腔热忱,以全优成绩提前一年毕业。

 

命途多舛
 

回国之后,他任教于政法大学,在民法教研室任教。

春风得意马蹄疾,学成归来的江平,正致力于把学到的所有法学知识,报效于共和国。却不料共和国的风气,已经悄悄变了。

1957年,因为联合19名教师写大字报对校政建言,公开议论官僚主议、宗派主义、赫鲁晓夫报告,江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随后反右运动开始,浪尖上的江平被狠狠地拍了下来。

开始了长达22年的逆境生活。

有多逆境?江平说:

“除了生命,能失去的都失去了”。

 

七律自勉

残肢逆遇何足悲,伤情失意安得摧。

血泪是非应长记,桃粉往事莫须追。

盖棺文字不由天,迷津归棹力能回。

愿将惭怍五尺躯,送与世炉万般锤。

——1964年春

 

三重磨难
 

江平那些年的磨难,可以从他上面那首《七律自勉》,窥得一二:

被打到右派,是江平第一重磨难的开始。

在那个非白即黑的年代,右派,便等于是敌人。而江平原本一直是以人民阵营的先驱者自视的,一直是以代表人民利益为已任的。这一下被划为右派,无异于天大的冤屈。心里的苦,有口难言。

第二重磨难,则是“伤情失意”。苏联留学时相知相恋新婚燕尔的妻子,因为江平被划为右派,而不得不舍他而去。划清界限,才新婚,便离婚。

这在如今看来,是难以想像的,违背人性的。然而当时即将入党的妻子,却必须要把党性放在人性前面。

第三重磨难,则是发配知青劳作时,被火车压断了一条腿。从当年热爱足球的青年,变成了再也不能踢足球的残疾人,这搁一般人身上,早已崩溃万分。

然而江平还是说,“残肢逆遇何足悲”。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

 

摘帽右派

 

严酷的命运没有打倒江平,反而把他的内心承受能力锻炼到了极致。

隐忍多年的江平,因为表现良好,终于被摘掉了右派的帽子。

以“摘帽右派”的身份,回归到了政法学院。

只是法律在整风运动中失去了它的地位,重回政法的江平无法再执教民法。而是抓起了俄语的教鞭——任教政法大学外语教研室。

在那个知识不受尊重,法律失去地位的年代,政法大学也失去存在的意义,最终难逃一劫。

1972年,政法学院解散,江平再次流离,辗转来到了安庆中学,执教的,还是那门俄语。

法律才能无从施展,文革氛围屡遭冷遇。内心的悲歌,一首《临江仙》道之。

 

临江仙 悲歌

千语万言满胸臆,欲诉欲泣无从。

长吁三声问天公,为何射日手,

不许弯大弓。

翻云覆雨人间事,过耳过目无穷。

谁主沉浮与枯荣?欲平心中愤,

唯唱大江东。

——1974年3月


职业之巅
 

金子总会发光的,历史也不会一直开倒车。

1976年,文革结束。十年浩劫,百废待兴。

1978年,政法大学复校。时代,需要江平。

恢复教职后的江平,竭心尽力,没几年便升任政法学院副院长。

1984年,政法学院升级改名为我们现在熟知的“中国政法大学”,江平任职副校长。

四年后,江平升为政法大学校长。这在行政地位上,也是一次很大的提升。

全国985的高校校长在行政级别上是副部级,相当于省长级别。

江平校长得到了人生中最能施展才能的机会了。

只要他乖乖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然而他是江平。不阿权势富贵,只向真理低头。

 

民间呐喊
 

1989年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江平被免去了校长职位。

短短两年的校长,却成为了政法学子心中永远的校长。

在免去校长的演讲中,江平说:

“我本是一介书生,从教师中来,现在又回归到教师中去,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话,‘田园将芜兮,胡不归!’能够回归到自己的学术家园,我感到由衷的欣慰。”

他终于脱离了政治,似乎真的能像陶渊明般,归园田居。

然而他是江平。不阿权势富贵,只向真理低头。

离职后的江平,仍然没忘记年少时的梦想。

在中国梦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之时,他曾这么说过:

“我的中国梦,是法治天下。”

年迈的躯体无法阻止江平追逐这个梦想。

他仍然在民间积极地为中国的未来奔走呼号。

无论是宪法修改,还是冰点事件;无论是物权法立法,还是公盟事件,哪里有不平等,哪里就有江平呐喊的声音!

 

七律 六十抒怀

残肢逆遇未曾摧,乌纱抛却田园归。

宠辱应似花开落,忧国何分位尊卑。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峰壑梦中飞。

长夜寒冬无声处,信有大地响惊雷!

——庚午岁末


只向真理低头
 

2009年,江平中风入院。法学界心中为之一紧。

大家终于发现,这位法学界的巨人,也要老了。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79岁的老人,恢复已大不如前。

到2016年这7年间,不得已地减少了很多媒体出场的机会。

民权的呐喊,法治的呼吁,法治天下的中国梦,需要有人为他接力了。

或许就是座前任何一位的法律人。

或许就是座前所有的法律人。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什么?江平是这样回答的:

“关键在于宪法的民主和自由,民主是制度的制衡,自由是人民的权利,这两个是最根本的。公权力要有制衡,没有制衡就要产生腐败;私权要得到保障,规定的人们的权利自由应该充分得到体现,这才是宪法的最根本要义。”

他为此努力推动了许多年,他愿意为此奔走到死亡的那一天。

但是也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来共同推动了。

社会是有很多东西分散掉法律人的凝聚力,钱、权、名、利,纷纷扰扰。

既有上面而来的政治压力,也会有下面民粹的舆论要挟。

只是,真正的法律人,是只会向真理低头的。

江平先生苦难的22年,证明了这点。

江平先生波折的一生,说明了这点。

一定是这样的。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