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以房养老或再次加大贫富差距 养老不能仅靠房

发布时间:2015-09-17      来源: 腾讯    点击:

养老不能仅靠“房”

推出试点近半年的“以房养老”政策似乎并不如想象的乐观。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截至目前,全国试点城市仅有12户共22人签约,相比起我国2亿多的老年人基数来说,这个比例简直是微乎其微。

实际上,“以房养老”的真正名称是“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也就是老人以自己的住房为抵押,与保险公司进行签约,而后由保险公司向其提供双方约定的养老资金。

面对我国日益沉重的养老问题,“以房养老”的出台确实被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媒体的不断报道以及一些金融机构的积极肯定,使得“以房养老”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法宝”。

然而,从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房养老”并不如想象般美好。

首先,一个很难突破的问题来自于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很多老年人奋斗了一辈子就为了攒下一套房子,反向抵押无疑意味着将房子拱手让人,这对于老年人心理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同时,“养儿防老”是我国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的思想,老年人需要儿女对其进行赡养和照顾的义务,而非仅仅来自于对金钱的需求,因此对于老人来说,心理和生活上的满足远比金钱来的更重要。

其次,在目前“以房养老”推广的试点城市主要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主,而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又是国内投资房产投资的重点城市,对于这些城市的老人来说,反向抵押所换取的养老金恐怕还不及每月出租房屋所能得到的房租多。因此,老年人对于抵押房产的意愿与房产的估值也是息息相关。

另外,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在推广“以房养老”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不完善,就目前来说,法律法规对于房屋70年产权的界定十分模糊,这将严重阻碍“以房养老”制度的正常推行。

同时,“以房养老”还将带来的是贫富差距的再次加大,对于已经有房的老年人来说,多不会指望反向抵押所带来的养老金,然而真正需要这份“养老钱”的老年人,却大多很难拥有属于自己名下的房产。并且对于一些农村老人来说,他们虽然拥有房屋,但很难反向抵押。

因此,“以房养老”恐怕只能为我国当前的养老政策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一些失孤老人以及独身的老人来说,“以房养老”或许可以为他们起到一些帮助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真正需要的还是来自养老政策的完善以及一些除去金钱之外的陪伴和帮助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