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都要延退了,搞干部“早退”不合适

发布时间:2016-04-06      来源: 新京报    点击:

 

  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可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些年 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 的政策,自请“早退”。

  延迟退休已“山雨欲来”,有些基层干部还能提前退休,这岂止是违和,分明是在“拉仇恨”。在公众对退休政策尤为敏感的语境下,这些财政供养人员能逆势而行地提前退休,显然是在制造群际不公,想不刺激到“患寡更患不公”情结都难。

  延退政策的初衷,本是为了缓解养老金缺口压力、冲抵逐渐减少的人口红利。可有些公职人员“先天下之退而退”,非但会造成人力浪费,其社保缴费年限压减的同时提前领取养老金,更会扩大养老金缺口,反噬延退给养老基金“开源”的效果。

  可即便如此,干部提前退休现象仍未杜绝,典型的如2013年黄骅干部提前离岗提高三级工资事件。而湖南双峰等地的做法,无疑再添例证。新闻说,岳阳县等 地也在征求干部意见着手安排“早退”,在一个开通“早退渠道”的县,截至3月初,自愿提前退休的科局“一把手”有十多位,何止乖谬?

  此 情形下,必须对“提前退休”的“土政策”,进行违法审查和及时清理:按照法规,干部提前退休限于特殊工种、相关工龄已满等法定情况,而借“腾位子”或消化 机构精简带来的冗员问题的名义,于法无据;眼下有些地方还出台了干部能上能下相关实施意见,对干部“能下”做出明确规定,提前退位或退休后拿更高待遇,亦 属违规。

  基于此,必须严格规范公职人员提前退休,对“待遇换位子”的做法非但要清理,还要对“吃空饷”者和政策推行者加以问责;人社、劳动监察部门等则应加强提前退休的违规筛查,哪怕机关精简,也不能搞“早退”。而“多拿待遇退二线”的现象,是慷纳税人之慨,同样要摒弃。

  □仲鸣(媒体人)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