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铁血宰相: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容易统治的

发布时间:2016-04-12      来源: 政经白皮书微信号    点击:

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

——俾斯麦

 

社保制度,最先是由德国的“铁血总理”俾斯麦推行实施的。他在自传中写道,“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由此我们看到,社保最开始的的推行,其本来的目的不是现在所谓的让社会更加公平,而是为了德国统治者的自身利益:维持统治。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看看这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通常,社会保障费用,由政府强制征收于个人或企业,然后以“公共预算”开支的方式,用于养老、失业、医院等等。据教科书说,这些都是公共产品,是有负外部效应,会有“搭便车”现象,所以应算作是公共产品,算作政府的预算开支才能保障大家的利益。但我们只要看看现实情况,这一番理由就占不住脚。

一、社会保障是一种税收,增加了企业负担

东莞曾经是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加工基地,但是,现在的东莞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大批制造企业因为新劳动合同法对社会保障的要求而倒闭。因为他们已经承受不起如此高的负担。工人到手的5000块工资,雇主要付出8000元,另外3000元,包括所得税、社保、公积金,全归政府所有。当企业主发现要支付的成本超出预期,并且可能面临亏损时,他不得不考虑关闭工厂。关闭工厂,又导致工人失业,此时依靠那每个月几百块的失业补助,已无济于事。

 

二、公共开支无法保证公平

说到公平,每个人对公平的理解不一样。我十分理解作为人类天生的同理心。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对某一群体的同情,就认为通过政府抢劫另外一部分人,就觉得是应该的。有的姑娘天生漂亮,运气好,嫁到个好老公,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她得到的,抢来分给那些运气不好的姑娘呢?显然道德是不允许我们这样子做的。那为什么通过政府强制征收社会保障费,以公共开支的名义补贴给一部分人就认为是应该的呢?以个人的经验来看,那些赚到钱的人,天然的同情心会驱使他做出善意的举动。比如说碧桂园的免费高中、免费大学,都是杨国强先生自己掏钱办的。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我们学到,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他有着人类天生的自私利益考量,在衡量什么才是合理的公共支出时,多数时候要考虑个人的利益,而非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点可参考於丽老师的博士论文。在政府官僚机构,官员个人的利益通常与自己的上级有直接关系。

 

三、贫穷的原因

贫穷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其核心就只有一个,就是无法提供市场中其它人所需要的服务或产品。那是什么导致出现了这些问题呢?我想有几个方面都可能存在。

一是先天因素,每个人各有天赋。在学校读书时,有的人不用听什么课,照样得高分,有的人死记硬背都得不到高分。有的人天生对某种技能比较擅长,有的人却不行。但是,市场经济给予每个人为市场中的其他人提供产品与服务的机会,所以天赋不够,并不是贫穷的直接原因,许多时候可能仅仅是因为不想工作,懒惰而贫穷,当然,你也可以说懒惰是天生的;有的人出生就是红二代、官二代,上一辈手上掌握着大量权力资源;但像我生在农村,就只能通过自己慢慢攒钱;

二是运气因素,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有的人天天好吃懒做,突然有一天,他中了彩票,然后一辈子不再忧虑吃穿住行。但是大多数人不行。市场中,每个时候都有不同的交换、事件在发生。有的人运气好,有的人运气差些,甚至倒霉,也都是再所难免;但是,自由交换的市场可带来更多好运,因为需求多。

三是自由交换的程度,我想信,这个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无论他的职业是什么。如果一个社会不存在一种自由交换的环境,极端的情况比如在中国的计划经济年代,工作由国家安排、产品由国家生产,这必定会导致贫穷。为什么?因为人是由政府官员来左右着他的行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市场中双方自由选择。从全世界的富裕程度,你可以发现,越是那些能自由交换的地方,就越富裕。无论是新加坡,还是日本、美国。反之,越是无法自由交易的国家,就越贫穷。恰恰,如果社会保障制度,让企业主觉得是沉重的负担,那么无疑给市场交易双方增加了麻烦,这种交易就会被限制掉,让大家走向贫穷。如果政府可以解决贫穷的问题,那么计划经济时代就一定是会富裕的,但事实与此相反。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不自由的交换环境呢?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把它归结为东方人民所持有的观念。他说,如果亚洲人民不改变落后的观念,是很难富裕起来的。但是这只说到一个方面。从中国的经验可以发现,只要政府给个人松绑,短短30多年的发展,就创造了人类发展的奇迹。这一切,不是某个人设计而成,而是给了每个人一定的自由交换的空间。

中国自由交换的空间还有很大待改善。土地、户籍、社会保障、税收、教育、国企等等,都有大幅度的松绑空间。

 

四、政府不能解决贫穷而是制造贫穷

公共产品,是由政府的产权安排不当而造成。无论是土地、河流,还是道路。经济学家科斯通过实证分析,只要私人之间产权安排得当,不会存在什么公有地悲剧。自由交易的双方或多方,会选择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进行交易。

我们所观察的,不仅仅是政府支出带来了哪些好处,而是要看到政府带来这些好处,牺牲了什么?而这些牺牲的,将会对经济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另外,我们要放弃对“政府官员是神”的迷信,他们在做具体决策时,无法摆脱经济人的自利。

社会保障的目的,其核心正如俾斯麦所说的政府统治。而非在于保证社会公平,如果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唯有尽最大的力量,使得人们的交易越来越自由!而非想着如何去完善社保制度,因为政府官员始终无法代替作为花自己钱的个人消费者。新闻中也不时传出某地方的社保亏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社会保障资金是需要通过增值或者保值,或者削减支付额度、延迟退休年龄来处理的,我们有理由怀疑,政府官员在拿社会保障资金进行“投资”时,去考虑到“投资”的利润,相反,也极有可能把这部分钱通过另外的方式,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罗斯巴德把公共开支称为官员消费,我认为是正确的。

五、社会保障与经济学假设的矛盾

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人,人们知道按个人自身最大的利益行事。社会保障制度却暗含了这么一种意思:即,社会中的人不能知道自己的最大利益在哪里,所以需要政府来强制管理。但这又与公共选择理论相矛盾,因为政府官员不可能因为一转变成官员这个角色,就当起了天使。

六、新加坡的社保

李光耀熟悉哈耶克的述的市场经济理论,所以他把新加坡整成了自由贸易港,强法治(是英国的法治)、低税收甚至免税的政策让新加坡迅速富裕。在社保制度方面,他一方面强制社保征收,但是允许自由支取,如果在退休前,社保用完,那么无论你年纪多大,都得继续工作挣钱。但是,李光耀也毕竟是统治者,作为统治者,他知道总有一部分人会将这部分社保资金存放在政府,那么这部分钱就可以作为政府使用。

我很能理解作为人类的共情心理,这是人类难能可贵的品质,共情心理让我们希望人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正如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说,通往奴役的路,往往由鲜花铺就!

附注:社会问题因果关系相对于物理化学要难得多,而且因为社会问题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正如於丽老师说的,要看个人在某种事件中的行为,而非“政府”、“人民”如何如何,因为做出某种行为的,都是个人或者由个人集合的某个组织。另外,对现实政治的了解,加深我们对政治利益交换的理解。还有关于自由交换的理论,对价格的形成,主观的价值评判,也都不能忽视。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