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独居老人,我们还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6-05-09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次
6日早晨,成都独居老人86岁的彭大爷在家中上吊自杀,最终离世,儿孙都很孝顺他,但是老人因骨头坏死病痛6年,生前常说“长痛不如短痛”。(5月9日腾讯大成网)
“成都独居老人寻短见,生前唠叨“想为子女减负担”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认为是老人的子女陪伴太少,也有网友认为是这位老人想法极端。当前我省乃至全国独居老人逐年上升,数据显示成都独居老人比重达到54.1%。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
的确,任何人听到这样的一则新闻,会让人不经深思,不经想到这样的情况有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或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对自己的父母是否也是缺少陪伴,缺少关怀,缺少沟通。新闻中提到他儿子的住处离彭大爷所在小区不远,平日时常买菜来探望,平日隔壁楼栋的七旬苏大爷照顾着他的一日三餐,两人朝夕相处,畅所欲言。儿孙很孝顺,彭大爷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解脱方式呢?或许就像他生前所说想为子女减轻负担,再加上病痛在身,因此才选择了这样一种让大家都觉得可惜的做法,或许对彭大爷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父母总是这样,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害怕他们饿着、冻着,却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他们总是那么的伟大,连最后都还未子女着想。他的子女应该给与他更多的陪伴与关怀,或许是给他请了专门为他做饭,照顾他的苏大爷,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也还是想要自己的子女多陪在自己身边的,但又想到他们毕竟也是为了生活压力才选择这样,所以也就体谅了子女,还总在外人面前说子女都很孝顺的,父母的胸怀总是那么宽广,总在为子女考虑。
伴随着离婚率、子女背井离乡数量、地缘关系、血肉亲情淡薄的提高,独居老人已成为一种常态。关爱老人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最好的关爱是陪伴与倾听,儿女应当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话”,这比儿女的物质给予更管用。各社区以及民政福利部门应加大重视力度,对于独居、患病、贫苦,或年龄、精神、经济方面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应给与相应的帮扶,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关心,积极开展相应的走访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身边的爱。关爱来人,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
古人云: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七月
2016年5月9日
联系电话:
18081216191
(责任编辑:郑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