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今年1—5月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5,769亿元,基金总支出13,505亿元,当期结余2,264亿元,累计结余4.08万亿元。
但是,人社部又称,目前情况是东部结余多、中西部结余少,特别是在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缴费人员少、退休人员多、抚养负担重的情况比较突出,基金出现了当期收不抵支。
由于老龄化日益加速,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越加严重。
根据清华大学近期的一项报告显示,累计个人账户的“空帐”金额高达4.7万亿人民币。
据第一财经日前报导,经过两年多的激烈争议之后,个人账户的改革路径逐步明朗:个人账户不再做实,将8%的个人账户作为个人权益记录的方向正在赢得更多共识。但业内人士预计,完善个人账户的方案要待十九大之后才能确定。
普通企业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企业缴纳的20%早已被改革,全部划入统筹基金。这些年来,个人交的8%又被盯上,个人账户〝存〞还是〝废〞、〝做大〞还是〝做小〞、〝做实〞还是〝做空〞,一直是所谓个人账户改革的争议焦点。
而这次改革将个人账户走向名义账户,被指是将空账合法化。
大陆财经专家叶䄠撰文指出,以前是公司给你缴纳的统筹了,现在你自己缴纳的8%的真金白银也有可能不在你的帐户里了,你的帐里没有了。
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李志文:〝这个根本上是抢劫,哈哈,是笑话。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就是抢年轻人的钱去补现在要退休的人。〞
网友〝@理性的白痴〞也说:现收现付制是只顾当下不顾未来的做法,几年以后必然巨额入不敷出,后面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个人养老账户被偷偷掏空是已是事实,只是没有合法化而已。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的数据,全国养老金个人帐户空帐率2015年已经超过九成,空帐规模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网友李静睿透露,十几年前他采访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其人以前是某省劳保厅厅长(那时还不叫人保部),那位厅长私下里跟他说,中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基本都是空账运行,缺口只会越来越大,现在交的以后不可能拿回来,而且很多地方的社保都要求医保捆绑养老保险,所以这位厅长辞职后一直只买商业医保。
网友顾扯淡质疑:我们国家经济这么好,GDP每年都在增长,个人企业纳税好比芝麻开花,全世界到处搞基建,别的国家都羡慕我们的形势,那钱到哪里去了?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院巩胜利:〝社保基金、其他的基金都进入它的投资领域了,国家的什么重点项目,公路建设,铁路建设。〞
网友凤林松山质问:动我们的钱,经过我们同意了吗?
养老保险一直在变,当年为了实行所谓的计划生育,喊出〝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9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的不良后果渐现,又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到了2000年,随着养老资金被贪污挪用,开始变为〝养老不能全靠政府〞。2012年,〝推迟退休好,自己来养老〞,〝以房养老,享福未来〞赫然出现。
网民质疑,如今遮羞布也不需要了,干脆要把老百姓真金白银的个人账户,变成名义帐户。民众担心,这个账户将来可能又只能成为一个不能兑现的历史文件。
养老医疗始终是大陆民众关心的“拆东墙补西墙”犹如庞氏骗局,一旦危机爆发,养老金将难以支付。
大陆媒体曾刊文讽刺说,一个制度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另一个制度针对普通老百姓;公务员有花不完的职务消费、三倍于后者的退休金、基本不掏腰包的医疗、在子女就业和入学上也有潜规则保驾;而老百姓完全自食其力,还要掏钱养活他们。
在美国,公务员不会天天嚷嚷给自己涨工资或提高养老金,他们也没有给自己制定工资和养老金标准的权力。因为公务员是人民的仆人,他们的工资及养老金标准要由人民的代表机构国会来制定。公务员的任何薪酬、养老金等福利待遇未经国会批准,均为非法。
在美国极少听到对公务员养老金的诟病,因为美国公务员养老金与私营企业职工保持一致。
借鉴新西兰的养老金制度规定,不管是新西兰本国公民,还是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只要年龄满65岁,在新西兰住满10年,就有资格申领养老金。新西兰实行的是人人平等的养老金制度,不管你退休前是做什么的,不管你给这个国家做没做过贡献,不管你有多少资产,不管你有多少负债,一视同仁。新西兰没有老干部局老干部处之类的机构,即使是贵为新西兰总理,到了65岁退休后,待遇也和普通人一样,也要从工收局领取和一辈子没干过任何工作的流浪汉一样多的养老金。要说不平等也有,那就是参加过战争的复员军人、残疾人和高龄老人有特殊待遇,他们的养老金稍微高一些。新西兰的养老金条例规定,养老金的金额不能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 65%,现在的养老金全额每月约合人民币6500元左右。尽管一些老人团体普遍认为目前养老金数额相对于社会平均工资偏低,但由于看病不用花钱,坐公交车、火车、轮渡都不用花钱,这些钱足以保证老人吃饭、旅游,有质量的生活。
俗话说,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人今天生活幸福,我们对明天也就更有安全感。新西兰的做法是,老人的晚年幸福,靠政府、靠制度来保障,而不是将老人推给他们的子女。
近日,某大陆网站公布了一则《2017年上半年网络诈骗数据研究报告》。其中,有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5月,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成立的“猎网平台”共计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诈骗举报10882起,涉案总金额过亿元。
从“精准”二字上不难看出,中国这些网络骗子行骗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瞅准了目标才下手的。
就拿徐玉玉案来说,警方最终调查的结果是,一名犯罪嫌疑人“购买了五万余条山东省2016年高考考生信息”,然后由另两名嫌疑人“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对高考录取生实施电话诈骗”。
而徐玉玉正是其中的考生之一。于是,骗子才能在打电话时脱口说出她的名字、父母的名字以及读书的学校,致使她深信不疑。显然,这些骗子团伙之所以能成功,并不是因为被骗大学生想贪占便宜或是脑袋瓜子不灵光,而是“精准诈骗”太过天衣无缝了。
至今想来,最令中国人后脊梁冒汗的,是由政府勒令各级部门推行的“实名制”,让老百姓的个人信息和诸多隐私一下子暴露无遗。有意思的是,在强制实施“实名制”之时,政府还公开表示,“‘实名制’可极大减少并严厉打击‘匿名制’滋生的各类信息骚扰和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并打击犯罪”。但从如今的状况看来,违法、犯罪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已到了致人死亡的地步。
7月5日,财新网发表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在该校毕业典礼上题为《追求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致辞:
对于一个有人身安全却没有自由的人来说,得到自由便是最大的幸福。在所有人类幸福中,有尊严的幸福,是最高的幸福。把人当作纯粹的工具使用,本质上就是剥夺人的内在价值,侵犯人的尊严。
反抗暴行、伸张正义也关乎尊严;自由地思想、不受恐惧地表达,也关乎尊严自由地思想、不受恐惧地表达,也关乎尊严;遵纪守法、维护正当权益关乎尊严……。只有在民主、法治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尊严才能获得维护和保证。
俞可平曾在2016年10月出版的新书《走向善治》中的一个章节中以借古喻今的方式谈论法治,书中谈到没有法治的民主,就是残缺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