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人民网:对天价彩礼说不(三农微观察)

发布时间:2015-07-19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对天价彩礼说不(三农微观察)

 

王  浩

2015年07月19日02: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天价彩礼使一种传统民俗变质为讲排场、拼面子的陋习。只有让文明乡风吹进农民心田,乡村爱情才更美

  

  农村结婚越来越贵了!最近,不少媒体报道了农村彩礼的“新行情”:部分农村地区结婚不仅要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三金”齐全,车房俱备,彩礼更是涨到十几万、二十几万。

  农村结婚贵现象由来已久。天价彩礼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一大“烦心事”,甚至很多家庭因此债台高筑。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4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按照每户3个劳动力计算,娶个媳妇需要的费用,不吃不喝也得攒个四五年。为了帮孩子成家,在农村,全家齐上阵进城务工的并不少见,不少当爹的为此不惜做“高龄农民工”,进入危险系数高的行业打拼。

  农村结婚彩礼为啥这么高?跟性别结构失衡有关。据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近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2008年达到120.56的峰值,每出生100个女婴,相应大约出生120个男婴。随着他们进入适婚年龄,出现男多女少情况。同时,农村婚姻出现“梯度选择”现象:农村女青年择偶的“第一志愿”一般为城里人,退而求其次,也是选择农村经济条件好、文化程度高的。这直接影响了女方在彩礼上的心理预期。性别失衡,让女方家庭掌握了“议价权”,而梯度选择扩展了“议价空间”。不久前,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证实了这一点:在贫困地区,很多条件差的农村男性娶媳妇难。

  农村天价彩礼也有内在的心理动因。一方面表现为同乡间的攀比,为了“面子”,彩礼标准在邻里间比拼中水涨船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城乡间的攀比,农村深受消费文化的影响,不断向城市“看齐”,导致彩礼价格超越实际,成为农村家庭沉重的负担,多少年都缓不过劲。

  可见,天价彩礼不仅是人口结构问题,更折射出淳朴民风的缺失。农民是农村精神文化的主体,从根上补齐精神文化“短板”要依靠农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与父辈相比,他们多数受过教育,见过世面,拥有属于自己的婚姻观、致富观,内心对不合理的彩礼现象深恶痛绝。如果年轻人鼓起勇气,对天价彩礼说“不”,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改变现有不合理的现象。

  彩礼本是一种传统民俗,如今却被附加了过多被扭曲的“意义”,变质为讲排场、拼面子的陋习。只有让文明乡风吹进农民心田,天价彩礼才能被摒弃,乡村爱情才更美。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9日 11 版)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