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第一书记下村扶贫需走好“三条路”

发布时间:2015-09-02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将锅碗瓢盆搬到村上,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四川将有一大批“马向阳”进驻基层。8月3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目前,全省各地已选派1.5万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对把关不严、人选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了调整,确保8月底前重新选派到位。(华西都市报 9月1日)
党组织将机关优秀干部选派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作为贫困村的执政骨干和领路人,给机关干部提供锤打磨炼的载体,更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可谓是“一箭双雕”、“双管齐下“。选派的优秀机关干部作为“空降兵”,到村后要在第一时间找准“降落位置”,实现“稳步着陆”,关键是要把组织期望作为第一要求、把群众期盼作为第一选择,走实“三条路子”,以实际行动凝聚民心,赢得拥护。
要把心带下去,打通“问题路”。看似“无品无阶”的村干部,一直是农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班子优不优、干部强不强显得至关重要。第一书记们要把建立一个钢铁般的基层堡垒、能打硬仗的村干部队伍作为首要要求,全面深入查找软弱涣散的具体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源、本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疏通思想“瘀结”,打破问题“壁垒”,把村干部的思想、行为凝成“一股绳”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面提升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
要把身沉下去,走稳“群众路”。做好农村工作,群众基础是关键。机关干部接触基层一线的时间少,农村工作方法不多、经验不足很正常,第一书记要勤于深入基层调研,主动积极地拜群众为师,与群众交友,学会说“农村话”、干“农村活”、当“农村人”,多与群众坐坐长板凳、唠唠知心话、掏掏心窝子,深入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不管是问题诉求亦或是琐碎小事,都当成头等大事来办,那你自然就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要把力使进去,找准“致富路”。俗话说: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第一书记们要注重本土实际与区域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深入调研、多方验证,既要讲究“高速发展”,也要突出“细水长流”,画好致富发展的“规划图”,。要突出“精准扶贫”,注重“一对一”帮扶、“点对点”发力,与贫困户一道制定脱贫计划,帮助落实生产资源,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切实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及派出单位优势,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引进致富项目、发展致富产业,帮助村民踏上致富”“快车道”。
作者:木木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