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低买高卖”肥了贪官穷了农民

发布时间:2015-11-03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近日,有这样一起案件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郭超等人违规审批,将合肥创亿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受让的480亩土地由综合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造成国有土地出让收益流失。随后以合作开发的名义,将以上土地非法转让牟取暴利,这种“低买高卖”的方式,最终导致“肥了贪官穷了农民”。
    于是有关主流媒体刊文称《严禁采用“低买高卖“方式变卖国有资产》,没想到,一起近10年前、他们以为能瞒天过海的交易竟被审计人员查了出来。公告发布前,郭超已经被安徽省六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同时发生的现象,主要形式有: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假合资进行套钱;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一是“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上千亿元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线,然而,彩电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5% ;各地区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注重实效,盲目引进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及产品本身质量等因素,只好纷纷停产,目前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0%.
实事求是地讲,站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目前是国企改革的“最差时期”。因为,多数国企效益都处于低谷,甚至由盈利变成了亏损,企业净资产减值很多。如果采用增资扩股或股权转让的方式,所能吸引的其他所有制资本或股权溢价,都与企业效益好的时候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中央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把握好“最差时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方面,中央企业中资源型企业较多,而资源型企业目前大多处于比较困难或低迷的状态,效益下降或亏损现象比较严重。如果现在就改,是改不出“价值”来的,出现“灰色地带”、“黑色地带”的空间也更大。譬如以亏损为借口,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人为压低资产价格,人为下调转让价格等。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