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治“硕鼠村官”需惩防并举

发布时间:2015-11-04      来源: 法治宣传网感谢作者投稿    点击:

河北省廊坊市通报多起市纪委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多名村干部贪腐情节令人触目惊心,涉案金额动辄上千万元,其中一名村干部涉案金额4200余万元,另一名村干部索贿涉案金额超3600万元。(新华网 11月3日
近年来“硕鼠村官”屡有发生,且涉案金额不小。福建某村书记吴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41.02万元,挪用本单位资金63万元;陕西西安某村村委会主任挪用、侵占售房非法所得1289.5万元。最引人注目的2014年央视曝光的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1.19亿元。村官大贪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硕鼠村官”不容忽视,治理“硕鼠村官”刻不容缓。
村干部职权虽小,但影响很大。村官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在老百姓眼里就是父母官。一是村干部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力。村干部一般在村上具有一定威望,虽有部分村干部是村上“地头蛇”、“土皇帝”,但在村上也有一定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否者村民或村民代表不会选举到村委任职;二是村干部代表党政干部的形象。村干部官职虽小,但人民群众往往以自己经常看见、经常接触的干部来评价党政干部的勤能德绩廉,村干部的言行在群众眼里就代表着党政干部形象;三是村干部是政策的一线执行者。向老百姓宣传、讲解政策最多的是一线基层干部,因村干部有初审权,代办事务的责任,村民修房造屋、生老病死、户籍更改等民生大事大多需经过村上出证明或签字,因此村干部对政策的理解程度与执行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党中央的政令畅通。
拍蝇还需防鼠。首先是加大力度拍苍蝇。严厉打击在群众耳边“嗡嗡”直叫“苍蝇”,严处败坏党政干部形象的“硕鼠”;其次是让村干部不敢腐,没有腐败的空间。加强村干部离任审计制,专项资金审计制,乡规民约的村民理财制,村级财务、事务公开,强化村级监督,提高村民自治能力与水平,畅通村级举报途径,让村干部的权力使用置于阳光之下,增加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为实施全民监督创造条件,堵住村干部腐败的后门破窗。再次是让村干部不想腐、不愿腐,形成自觉抵制腐败的作风。加强优秀典型村干部宣传、廉政警示教育,发现“村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领子”“咬耳朵”“扯袖子”,强化村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教育,提升村干部的思想素质与为民服务觉悟,提升基层村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让村党员干部在致富带富、文明创建、遵纪守法、攻坚扶贫等方面起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层群众基础,自觉抵制腐败。
打老虎、拍苍蝇是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思路,体现了党中央铁腕治腐的决心,只有将拍苍蝇与防硕鼠结合起来,从制度上、管理上、源头上扎紧“篱笆”,堵塞“硕鼠村官”的漏洞,让腐败无空可钻,同时,提升村干部抗腐败的免疫力,让村干部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愿腐的为官心态,才更有利于党员干部队伍形成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风气。
作者:林淼
由头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03/c_1117023136.htm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