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中有粮,心头不慌。但现在对于河南等地的农户来说,手中有粮不仅心头慌,而且心头烦。
粮库验质员趁机搞腐败收好处费,这种现象不仅局限在河南,在其他地区,很多农业人也都经历过这种事。这种腐败行为不是今年才刚发生的,但是在今年,验质员的腐败行为尤其令人痛恨,因为今年不仅卖粮难,还卖粮贱。
今年农资普遍涨价,种一季玉米的投入比往年同期要增加一大截,农民本指望多卖些钱“对冲”农资涨价,哪知今年粮价大跌,玉米、小麦和水稻价格都掉了一大截。这一涨一跌,农民就吃了苦了。拿玉米来说,去年河南有些地方玉米能卖到1.15/斤,现在只能卖0.78元/斤,有些地方价格更低。一户农民按照种8亩玉米来算,除去每亩370元左右的成本(不含人工),一季玉米的纯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一亩地收益还不到400块钱。在河南信阳,小麦最好的才九毛多,还有六七毛钱一斤的;水稻价格在1.2元/斤以下,卖给粮贩子,价格低,农民卖着都心疼,所以只能选择把粮食卖给国家的粮站,但粮站的“硕鼠”一张口就要500块!
有人说这笔钱不给行不行?行,但是如果你不给他钱,他能找出N个理由给你找麻烦,不是故意给你往后排,就是挑你粮食的毛病。在粮站排队,多排一天,车费就要不少钱;给粮食挑毛病,降一个等级就要损失不少钱,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就是这个道理。
本来粮价跌了,农民不赚什么钱,手里的粮食正还卖不出去,还要受这些粮库的“硕鼠”吃拿卡要,可是,对于这种腐败行为我们卖粮人又气又恼却没办法!难道想要卖粮,必须先交一笔钱?
国家三令五申,要确保对农业的投入只增不减,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是要加强基层法治建设,让社会更加公平和公正,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可如果卖粮也要“走后门”,这公平公正从何谈起?!农民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有尊严?
其实在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严查压级压价,防止“卖粮难”。
经常有粉丝在微信上说,国家政策好,到了地方就变样。但现在看来,中央的一些好的政策和措施到了下边,有些人没有听清楚,有些人没有听进去,还有些人干脆假装没听见。
据了解,对于这种行为,国家部门已经开始严惩,要出重拳打击,让他们不仅听清楚,还要听进去,让中央的政策红利真正回到农民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