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新华网思客:如何让农民工获得归属感?

发布时间:2016-04-05      来源: 新华网思客    点击:

摘要
 
新华网思客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重点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他们能够在城市中扎下根来,成为真正的新市民。相关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脱离农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学在城市,他们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远比前辈要弱,生活方式城市化趋势明显。



作为中国内地独有的符号,农民工正在逐渐完成“更新换代”。

 

作者丨匡贤明

  

经济发展能否让全民共享,不仅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决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口,更要高度重视共享发展的落地与实施。

 

  据媒体报道,作为中国内地独有的符号,农民工正在逐渐完成“更新换代”,第一代农民工开始退出劳动力市场,第二代农民工开始成为主体。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总量逾1.6亿人,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成。解决农民工问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

 

要把提高第一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作为重点。第一代农民工出门打工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这些年来,社会保障建设在加快推进,但农民工参保率仍然偏低。2014年,农民工参加五险一金的比重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

 

  外出农民工在工伤、医疗、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和生育方面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农民工。随着第一代农民工陆续退出劳动力市场,需要着力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重点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他们能够在城市中扎下根来,成为真正的新市民。相关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脱离农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学在城市,他们与农村之间的联系远比前辈要弱,生活方式城市化趋势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打破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无障碍地融入到务工所在地,享受与户籍居民平等的市民待遇。从过去几年各地户籍改革试点的情况看,“十三五”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已具备条件,关键是要下决心打破利益格局,实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破题,到2020年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同时,加快配套制度改革,比如尽快明晰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建立财随人走、以流动人口变动为基础、财力与事权动态匹配的财税体制。

 

  加快发展中小城镇,也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一环。对于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要融入大城市,难度相当大。这就需要以中小城镇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重点,加大投资,使中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

 

  首先,加大中小城镇公共资源投资,填平户籍制度形成的公共福利“洼地”;其次,把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作为中央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实质性地提高中小城镇人口集聚功能;再次,加快改革用地制度,推动中小城镇服务业发展和乡镇工业转型升级;此外,重点改善中小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到城镇中,共享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成果。(作者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