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火爆的农村电商背后,农民究竟能获利多少?

发布时间:2016-04-10      来源: 新华网思客    点击:

摘要
 
新华网思客

  由于政策等原因,农村电商成为了千县万村最想做的事。但由于属于新兴行业结合,加之当地人对电商的不熟悉,火爆的农村电商,在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就开始变了味道。随着利益链的逐渐曝光,农民究竟能获利多少?

 

 

无论想趁机浑水摸鱼的电商有多少,农村电商还是朝着一个快速进化、蝶变的方向前进

 

作者丨康斯坦丁

  

  由于政策等原因,农村电商成为了千县万村最想做的事。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加上对电商神话的膜拜,对实体经营的失望等让这块成为利益和需求爆棚的市场。由于属于新兴行业结合,加之当地人对电商的不熟悉,各种潜藏在光鲜背后的利益输送变得越来越频繁。火爆的农村电商,在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就开始变了味道。

 

肥了电商瘦了政府,补贴投入打了水漂  

 

  当地政府之所以对农村电商趋之若鹜,很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不断利好,让农村电商成为当地政府政绩光鲜亮丽的一笔。早在去年,国家就出台了多项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政策。既然在国家层面都对农村电商发出了强劲信号,当地政府必然要配合,于是我们看到农村电商从去年以来就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而在今年,政策导向更是让农村电商的发展有了加速的迹象。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被直接写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披露的未来五年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中,提到“实现村村直接通邮”。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同样给农村电商发出政策红包。在这样的态势下,当地政府对农村电商大开绿灯。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是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的。国家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可不仅仅是政策,还有巨额补贴。比如去年7月14日财政部、商务部公布2015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200个示范县名单,中央财政计划安排20亿专项资金进行对口扶持,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

 

  而具体到当地政府上,为了促进电商发展,政府除了提供基础设施以外,也会拿出天价补贴。网上流传的某地政府下发的电商项目资金补贴通知,就非常具有吸引力,最高补贴达到100万元。

 

  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为电商平台、本地从事电商的公司、个人等提供政策、资金、办公场地等,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让人无奈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风口却成为某些电商“发财致富”的捷径。很多电商就凭借一个空壳,就开始骗补贴。此前,媒体曝光过的赶街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网站没有备案,域名从赶集网而来,页面大部分都是淘宝客链接,也去县镇申报合作,居然获得获得补贴。域名信息的统计数据惨不忍睹,没有几个点击,但也被曝光聚拢了数百万资金。

 

  刘强东也直言不讳地提到:“现在很多电商都打着农村电商骗地方的补贴,这你们也可以问,很多电商平台跟地方省签了很多合同,找了省长、县长签字,要到了扶持资金。”可见,农村电商在某些地方,真的是肥了电商,瘦了政府,基础设施投入和巨额补贴都打了水漂。

 

巨头出手,抓紧圈住资源

 

  但不管想趁机浑水摸鱼的电商有多少,农村电商还是朝着一个快速进化、蝶变的方向前进。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早就在农村电商市场提前布局,抢滩登陆这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京东推出工业品进农村战略、农村金融战略和生鲜电商战略的“3F战略”,阿里投资百亿,并建立起覆盖一千个县、十万个行政村的服务体系。腾讯的“为村”计划,以及京东、苏宁等电商下乡计划,也都在酝酿并处于实施中。

 

  巨头的出手,其实就是趁农村电商市场势力格局尚未明朗之前,抓紧抓住消费者、货源,为以后在农村电商市场的壮大做准备。而当地政府为了让这些电商巨头青睐自己,也想出了很多招儿。比如去年9月27日《京华时报》报道,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人大常委会为了响应该县与阿里巴巴达成“农村淘宝”电商协议,要求职工每人网购至少1000元金额物品。

 

  可以说,当地政府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给电商输送利益。轻松让电商入驻进来,大肆圈住货源和消费者。这就有失市场竞争的本意——要是京东和淘宝都想杀进来,就让它们展开直接竞争。货源方面,价高者得;消费者方面,各凭营销。而不是一味地敞开大门让它们进来,进而丧失了主动权。

 

农村电商的饼很大,味道却差强人意

 

  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表示,“农村电子商务从各个领域,从产前、产中、产后都使农民加入到农村电商去,改变过去农民只是种养,以后通过电商也可以直接销售,这样把流通环节的收益也可以留在农民的手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也就是说,农村电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改变农民的收益渠道,让农民真正获利。但对于亿万农民来说,农村电商真正做到让其获利的目的吗?

 

  以“阿里年货节”为例,马云曾说到,推出这一活动就是希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将革命老区的名优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企业打造一个新的销售品牌。对于革命老区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但事实上,除了少数全国知名的农特产品和得天独厚的产品之外,一般的农村市场并没有太大特色。根本不具备向全国发展的潜力,还是只能在周边销售。对于这样的情况,农村电商其实并不难发挥太大作用。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营销费用越来越贵,对资金短缺的农民或农业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甚至绝大部分是赔本买卖。就算现在电商平台对农村电商有相关的优惠,但还是满足不了绝大多数农民的需求。再加上农村市场物流上的短板,短时间内电商并不会给农民带来太多裨益。

 

  农村电商现在的饼画的这么大,但味道却差强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让其变得好吃起来吗?(作者为知名评论人)

 

相关阅读

 

“十三五”时期,互联网+农村可以怎么玩?

 

农村电商火热背后的6大问题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