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农民进城落户可保留承包地和宅基地

发布时间:2017-11-04      来源: 央视财经、人民日报    点击:

来源:央视财经、人民日报
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农民进城落户可保留承包地和宅基地
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草案吸纳了“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同时也将让6亿农民涨了身价。
1什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草案规定,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中分为土地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
所谓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所有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农民还可以把把承包土地有偿出租、转让给其他人,受让人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2“三权”分置后会不会改变农地用途?
 
“三权”分置后不会改变农地用途。为了加强对土地承包权的保护,草案规定,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后,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承包方的土地承包权不变。
承包方连续2年以上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于土地耕作,连续3年以上弃耕抛荒承包地的,发包方可以依法定程序收回承包地,重新发包。
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第三方擅自改变承包地农业用途、弃耕抛荒2年以上、给承包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承包地生态环境的,发包方或承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收回土地经营权。
 
3此次草案,对于农民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1、农民进城落户可保留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提出,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为此,草案删除了现行法律中关于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的规定。农民进城是否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农民自己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
 
2、农民可以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
 
草案规定,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第三方通过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经承包方或其委托代理人书面同意,可以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
这大大激发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让农民不再只是获得土地上的单纯的农作物收入,同时还能够获得土地价值收益。
草案还规定,土地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出租(转包)、入股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发包方、承包方应当依法履行流转合同约定,尊重第三方依法依合同取得的权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拿到经营权以后,经过承包户的同意,还可以设置抵押权。比如规模经营主体,两三百亩地经营权,通过承包户同意,可以到银行去抵押,解决资金问题。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