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农村户口值钱了!迁出去还能迁回来吗?

发布时间:2017-12-18      来源: 仗法执言    点击:

现在农村人盼一件事:就是拆迁。为什么呢?因为一拆,又给钱又给房,生活马上奔小康。农村户口怎么这么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农村户口越来越值钱了,一些地方出现了“非转农”的现象,这与通常“农转非”的城镇化趋势恰恰相反。不仅农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农村户口,就连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也争相“回农门”,但是迁出去的户口还能再迁回来么?

农村户口是怎么界定的?

1、现户口登记在村委会。

2、依法承包农村责任田。

3、2005年1月1日前缴纳农业税费并承担农村公益事业劳动。

4、没有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与之对应的就是非农业户口,即城镇户口。

 

“农”与“非农”户口有何差别?

在就业、养老保险、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土地权益、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五保和扶贫政策是农村户口独有的。

城镇户口则在公租房和廉租房享有单独的政策。

 

“非转农”现象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长三角地区:以高度的农村工业化为特征。以浙江义乌等地农村为例,当地规定,农村社区的居民可以免费得到一块120平方米的宅基地

 

珠三角地区:以发达的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村庄分红为特征。这些地区土地收益根据社区户籍每年分红,这意味着拥有当地的农村户口,就能够有从土地经营收益中分一杯羹的权利。

北上广等大城市周边:这些大城市周边的土地价值在不断增值,一旦拆迁或者土地被征用,就能够获得大量补偿。

看了这些,就能明白为什么有很多人都想把户口迁回农村,那“非转农”要具备哪些条件,又需要什么证明材料呢?

关键!村委会同意!

公安部门工作人员给出解释是,高校学生毕业后如找不到工作,可以把户口迁回老家。但从“非农业户口”再变成“农业户口”,首先要经过当地村委会同意接收才行。其实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普通的农村户口迁出人口,若想把户口迁回农村,一定要确保当地村委会肯接收你,否则,户口是肯定迁不回去的。

“非转农”户口迁移条件

虽说经过村委会同意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但不代表只要村委会同意了,户口就能成功迁回农村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看你符不符合“非转农”户口迁移的条件。

1、因读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而“农转非”,毕业后无工作安排回原籍的毕业生;

2、夫妻一方是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方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在农村居住、生活的;

3、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和住所,跟随父母在农村居住、生活的未婚人员;

4、在城镇无固定职业,在农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和编有门牌,且在农村居住、生活的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

5、原征地办理了就地“农转非”,现要求“非转农”的;

6、已挂牌“村改居”的村委会,一律不得办理“非转农”迁入;

7、已有规划“村改居”但还未挂牌的村委会,以上(四)、(五)项不得办理“非转农”迁入。

如果计划迁入地的村委会是已挂牌的“村改居”的村委会,或者是计划中的“村改居”的村委会,从规定上来看,户口是无法迁回了。

“非转农”需哪些证明材料

其实,办理“非转农”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符合规定,向公安机关提交相关材料就可以了。所需材料如下:

1、书面申请报告,村民小组三分之二户或70%以上村民签名同意(因为户口迁回农村,就会占用其他村民的生活资源,所以说一定要得到大多数村民的同意);

2、村小组、村委会同意接收证明;

3、《户口簿》、《身份证》(户口簿必须包括户主页和本人页,身份证一定要在有效期内);

4、大中专生、研究生毕业回原籍的,须提交《毕业证》和未就业证明;

5、属夫妻投靠的须提交《结婚证》、无业证明和计划生育证明;

6、投靠父母的须提供《未婚证》、无固定职业和住所证明;

7、在农村分有住宅基地并建好房屋的,要提供《土地使用证》或《房产证》。

“非转农”现象的出现,说明国家对农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政策方面也大大向农村倾斜。如果你符合上述条件,材料齐备,而且想办理“农转非”户口,要抓紧行动啦,等到“村改居”了,就无法迁回啦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