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汤维建: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改革试点

发布时间:2015-07-23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进入了制度化发展的轨道。然而公益诉讼纷繁复杂、覆盖领域广,检察机关显然不能对所有的公益诉讼都包揽,而应有所限定。笔者认为,有四项原则应予遵循。

 

一是尊重私权原则,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往往相互混杂,如果通过私益诉讼能达到公益保护之目的,则应实行公民诉权优先的原则,鼓励、支持和推动因公益侵权而受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起诉。

 

二是谦抑审慎原则,检察机关在决定提起公益诉讼前,应当首先尝试其他解决途径,如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或者督促或支持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率先提起公益诉讼。只有在无主体提起公益诉讼时,检察机关才能最终提起公益诉讼。即便公益诉讼已经启动,若行政机关积极作为,采取了有效保护公益的举措,检察机关还可以撤回诉讼。

 

三是循序渐进原则,公益诉讼跨领域广泛,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按照轻重缓急,采取典型突破、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重点地进行试点。

 

四是最终守护原则,如果其他主体受制于各种缘故而没有提出公益诉讼,则检察机关不能坐视公益受损的事实而不顾,必须肩负起提起公益诉讼的最终职责。

 

在遵循这四项原则的基础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当设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比如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应保持在“非这样不可”的限度内,必须要有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事实。此外,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还应当具有典型意义,通过该案的诉讼解决将对相应的国家立法、公共政策、执法机制、治理系统的完善产生推动作用,以达到“通过一案解决一片”的效果。

 


(责任编辑:郑源山)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