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9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古玩圈行骗的伎俩

发布时间:2017-07-02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分享到:
 

  刘学贤

  一些专门卖假古玩的,知道假古玩很难骗过市场经验丰富的商家行家的眼睛,因而只能利用自己的关系和人脉,到处搜寻不了解古玩界营销套路的企业家、收藏家以及各界人士兜售。这样会很容易获取暴利。他们惯用的骗术主要有:一是谎称宅基地盖房挖出来的;二是修公路或是开砖厂出土的;三是专家鉴定过,手里有证书(假证书);四是倒卖文物犯法,假装害怕公开,所以只能偷偷卖给熟人;五是如果决定收买,可以在付款之前找专家鉴定,鉴定是真的再付款;六是谎称自己或朋友是专业盗墓的等等。这些骗销手段一旦成功了,将会让缺乏经验和辨识能力的藏者们,从此错误地认为此人卖的古玩都是真的。当被卖假古董的人虚构事实套牢以后,藏者便放松警惕长期持续地从他们手里买假古玩。

  曾经有一个卖假古玩的人说,头两次爱好者买的假古玩,不知道找什么人鉴定的,居然说是真的而且值几千万。从那以后藏者便像是中了邪似的,每次卖假古玩的送来一件,藏者都很爽快地花十几万几十万买下。卖假的人前后共卖了这个有钱的藏者3000多万元的假古玩。买了一屋子,仍然不停地收买。卖假古玩的说送一件他就买一件,看他这么执着,最后都不忍心再骗这个人了。

  由于藏者有钱,越买越上瘾,假古玩的贷源明显跟不上藏者的需求。这时卖假者不得不寻找同伙联合起来继续行骗,由于赚钱太容易了,卖假古玩的同伙们争先恐后,抢着兜售自己的假货。时间长了买假古玩的人这才慢慢地发现,怎么越买古玩越多,最后终于感觉事情不太对劲,怀疑这些人可能在编故事,但是又找不到上当受骗的理由和证据,长期怀疑吃不准以后不得不收手。这时骗子的目的早已达到了,然后他们再寻找新目标。

  其实这些低级、简单的坑骗手段,主要针对那些不了解古玩市场,不懂得古玩专业交易知识,不具备识别古玩真伪能力的名人、富人。总结这些人上当受骗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人各自事业有成,便使他们养成了待人处事自然产生了高敖自信的心态,认为收藏古玩也没有什么难的,而且幼稚地认为卖古玩的人大都是一些农民,他们只知道赚点钱,肯定不懂古玩真假。

  另一方面,认为如果买行家古董商的要几百万太贵,而买这些人的古玩不但便宜,而且可以毫无顾虑的狠狠地杀价,自认为不但搂了簿还能捡个漏。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实际上这些人装傻充愣,给人们朴实的外表,恰恰是一群制假卖假的高手,只不过给收藏爱好者一个装不懂古玩的错觉而已,这是很多不懂古玩收藏专业知识的爱好者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古玩艺术品价格认定专家)

 
 
(责编:董子龙、鲁婧)



(责任编辑:admin)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