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反腐专家任建明谈足球反腐

发布时间:2018-07-17      来源: 廉政瞭望    点击:

文 / 司马迹 廉政瞭望 昨天

 
 

全文字数:1730

 阅读时间:3分钟

 
 

 

 

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是总体腐败和反腐败的一个缩影。廉政瞭望就此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反腐专家任建明,请他通过分析足球领域的腐败问题,从腐败后果的再认识、反腐的政治决心、反腐策略和反腐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足球腐败是整体腐败的缩影

 

廉政瞭望:自现代足球诞生以来,各类赛事中腐败频发,“打黑”“打假”不断,原因何在?

 

任建明:足球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但现代意义上的足球运动的时间却很短暂。始于1994年的足球市场化改革更是将中国足球从业余化阶段升级到职业化阶段,中国足球从此告别了“官办足球”的历史,开始走上了同国际接轨的市场化道路。1994年中国足球市场化改革的初衷是运用市场机制将足球运动搞活,提升足球的竞技水平。然而伴随着足球市场化改革,腐败悄然产生,并且愈演愈烈。

 

在我国腐败与反腐败演变的全局中,足球领域虽然只是一个特殊的方面,但其中所经历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曲折过程,足以作为腐败与反腐败的一个重要标本。我国足球领域的腐败在一个时期内几乎处于完全自由放任的状态,结果在短短的不到10年时间里就爆发并快速蔓延开来,从个案演变为系统性、普遍性的腐败,上到耳熟能详的中国足协官员,下到名不见经传的足球运动员,足球领域的各类各级人员几乎都有人陷入这张腐败的黑网之中。

 

中国足球领域的反腐过程也充满波折:在1994年足球市场化改革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几乎是完全放任的状态;2002年的首轮“足坛反黑”拉开了架势,还有司法首次高调介入的助阵,结果却似乎变成了一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反腐秀;而时隔7年之后,人们终于等来了迟到的反腐风暴。这期间既有对腐败的纵容,又有令人扼腕叹息的反腐失利,也有对腐败的大力整治,腐败使很多足球运动员、俱乐部官员、教练、裁判、足协官员可耻地结束了其足球生涯,腐败更使中国足球竞技水平一落千丈,让无数曾经忠实的球迷失望。失去了球迷,就失去了足球运动的“衣食父母”,中国足球由此走上了漫长的持续衰败之路。

 

腐败不除,国足难以振兴

 

廉政瞭望:前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从体育官员变成了足球反黑斗士,他曾说:与其让中国联赛这样肮脏的一年一年办下去,不如让它休克。足球腐败对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有哪些危害?

 

任建明:说到具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腐败泛滥使整个足球领域道德沦丧。无论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足协官员,还是曾经受到人们尊重的金哨,还是叱咤风云的俱乐部高管以及受到球迷热爱的球星,原来都是毫无羞耻之徒,假球表演背后是见不得人的贿赂交易。

 

第二,导致中国足球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彻底迷失。为什么市场化改革的奇迹没有在中国重现?根本的原因就是腐败,以及由腐败而导致的普遍假球。从中国足球领域腐败可以看出,腐败使一个组织的基本目标发生扭曲,使实现组织目标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一个组织不论多么合法、合理,其目标不论多么美好,一旦腐败在其中蔓延开来、失去控制,最终都会事与愿违。

 

第三,导致中国足球最终被无数忠实的球迷所抛弃。中国足球在市场化改革后不久,就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岁月。而这种辉煌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无数中国球迷的参与。球迷正是足球比赛的消费者或顾客。正像所有的顾客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一样,只有球迷才是足球运动的“衣食父母”。只有很多球迷去看球,才有电视转播的可能,足球运动才有市场价值,才有企业愿意投广告,足球俱乐部才有收入并能经营得下去。但到青岛海利丰“吊射门”发生时,已经没有了电视台现场转播,看台上也不过几百名最后的球迷而已。之所以会发生由追捧到抛弃的转变,原因就是一次次的假球欺骗。一些严重的打假球比赛甚至引发了严重的赛场混乱和冲突。

 

足球反腐是系统性工程

 

廉政瞭望:根治足球领域腐败,关键因素有哪些?

 

任建明:首先,反腐败政治决心对反腐工作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坚定政治决心支持下的反腐最终会沦为徒有形式的反腐秀。2002年的足坛反黑行动就很典型。这样的反腐败,不但没有正效果,反而会产生严重的负效果。2009年足坛反腐风暴之所以有一定的震慑力,跟强有力的高层政治决心是分不开的。其次,反腐策略恰当与否决定着反腐工作的顺利程度,尤其在整体腐败情况比较严重时,反腐策略更显重要。合理的治理腐败措施不仅表现在对腐败的惩罚上,还表现在对腐败的系统预防上,惩防并举才能有效治理腐败。

 

 

I 编辑:毛东来

排版:袁嘉咛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