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立法人:“严以治吏 宽以养民”王夫之读《通鉴论》为何产生“严

发布时间:2019-05-24      来源: 立法网    点击:

 

 

立法人

 
 

 

 

 

王夫之(1619~1692)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王夫之闻之,悲愤之下作《悲愤诗》一百韵,后失佚不传。

1687年正月,王夫子在病中完成《读通鉴论》初稿。在书中,他针对明末吏治的败坏,有针对性地提出治吏的主张。

王夫之提出,不得“舍大臣而任小臣,含旧臣而任新进,舍敦厚宽恕之士,而任徼(侥)幸乐祸之小人”。如果使之操法,势必造成“国事大乱……小人进而君子危,不可挽矣”的危局。

 

 

王夫之认为,“任人而废法,是治道之蠹也”,势将造成“下以合离为毁誉,上以好恶为取舍,废职业,徇虚名,逞私意”的种种弊病。因此,王夫之多次肯定了曹操“任法课能,矫之以趋于刑名”的为政之道。

鉴于明末官场上“流品不清”、“铨选不审”、“秉宪不廉”、“荐刻吹嘘”种种乱象,王夫之主张严以治吏,他说: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如果“取吏以宽,而民之残也乃甚”。王夫之关于“严以治吏,宽以养民”的理论是适合于任何时代的,这是他读《通鉴论》总结出来的极为有价值的历史镜鉴。

 

 

为了贯彻严于治吏的主张,王夫之强调“严治上官”

他说:“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只有“严之于上官",オ会“贪息于守令,下逮于薄尉胥隶,皆喙息而不敢暹。……吏安职业,民无怨尤,而天下已平矣”。贪酷之吏不除,犹如“养百万虎狼于民间”,必须立法严治,否则“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毋贪,不可得也”。

(立法网新媒体中心 /文)

 

 

 

 

 

 

 

地  址: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号汇日·央扩国际广场2801室

电  话:028-65235657

投稿方式

lifawang96118@163.com

(总编辑室邮箱)

(本刊所载,文责自负;欢迎吐槽,欢迎投稿!)




(责任编辑:总编办)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