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逗猴 致谢
当前,法院队伍内的书记员,面临的困境是尴尬的身份和较低的工资待遇,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工资待遇低和书记员自身没有职业认同感,及社会对书记员职业没有认同感!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法院都在提高书记员入职门槛,但是笔者认为,不先实现同工同酬,书记员改革就永远都不能真正消除书记员的心里阴影。
书记员的困境:
工资低、职业保障不全、身份尴尬、职业前景不明、自身职业认同感低、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
目前,书记员队伍有退伍军人、本专科大学生、社会人员个三部分组成,其中本专科大学生占据了法院队伍辅书记员量的绝大多数。这些人员都有较高文化水平,他们基本上都可以胜任法院队伍的基础工作,但前提还是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在现实的工作中,书记员协助法官开展了包括:
(1) 办理庭前准备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
(2) 检查开庭时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3) 担任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记录工作;
(4) 整理、装订、归档案卷材料;
(5) 完成法官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书记员的工作内容基本上囊括涉及到了法院的百分之八十基础业务。
可以说,一个正式法官跟一个书记员,工作性质差不多,不同的是主次之分、不同的是书记员没有执法办案权、不用的是书记员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同的是工资待遇的差距......
都在说:“不同的肩膀,同样的担当!”书记员改革的真谛不就是应该给这群跟人民法官同一战壕的兄弟实现同工同酬吗?
笔者认为只要能给书记员实现同工同酬,就能解决书记员所有的职业尴尬。
假如全国在职书记员能实现同工同酬,那么可能会出现...
1、书记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一定会呈指数提高、社会对书记员职业的认同感也会呈指数提高。
2、书记员临时工身份不攻自破,较大一部分人会看好这份职业,认为这份职业起码也能养家,社会闲散人员也会对这份职业这也心存敬畏。
3、书记员招聘门槛也一定水涨船高,这个职业肯定会成为社会报考的热门职业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人才的涌入,整体队伍综合质量提高。
4、书记员自身奋斗目标更加明确,业务水平随之提高,法院书记员队伍力量一定会最大化使用。
目前,全国各地的书记员工作现状差距较大,从招聘方式来说有劳务派遣、和法院自主招聘二种;从工作状况来说,办案力量充足的地方法官办案,书记员纯粹性打辅助,法官不够的地区,书记员基本上充当法官来干事。
差不多几十万90后拿着2000块钱工资,顶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还偶有流血牺牲,前途渺茫,没有奋斗方向,确实有点误人子弟了!偶尔几个逆袭考上公务员的,那也是法院队伍里的凤毛麟角般存在。
书记员改革,笔者认为只要实现同工同酬,就能打破束缚书记员几十年的尴尬身份,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