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微信716738729    热线:13944917050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山西忻州公安交警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新闻通气会

发布时间:2022-05-29      来源: 法治宣传网    点击:

忻州公安交警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新闻通气会

 (本网讯 孟建文 张国强) 5月27日下午,忻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新闻通气会,支队党委副书记、政委刘元丰出席会议并讲话,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郭建伟主持会议。


会上,支队宣传、秩序等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分别通报了有关情况。二十余家省、市驻忻新闻单位负责人及记者应邀参会。

会议通报了近期公安交管部门服务保障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举措、城市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以及服务保障今年高考的具体措施等情况。

多措并举 服务保障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
【导读】逐步完善支大队网络互联、平台互通、手段互补联合作战指挥体系,确保在疫情防控、恶劣天气应对、重要节假日交通管理、重要会事交通安保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忻州全方位高质量赶超型跨越式持续发展创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01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坚持实行领导挂点联系、靠前服务,推行“一企一警”制度,将走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民警定期主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了解企业对公安交管工作的需求,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开通网上办理电子通行码和通行证服务,主动为企业道路运输车辆办理电子通行证,为运输大件物资提供警车带道护送服务,精减涉路施工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地为道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02

防止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畅通指挥体系,全面强化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以“两客一危一货”为重点车辆,以“太忻经济圈”内国省道路为重点整治路段,以超速、疲劳驾驶、农村道路违法超员、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为违法为重点整治目标,围绕农村、公路、城市三大战场,根据道路、区域、季节、节假日等特点,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明确易肇事肇祸重点违法行为,针对性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针对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强化交警执勤、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有效预防和杜绝发生较大道路交通事故。

03

防止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

加强交通形势分析研判,完善方案预案,坚决落实防范措施,提前做好旅游交通安全、假期首尾潮汐式交通拥堵、农村人流车流交织肇事、雨雾天气多发交通应急、太忻一体化经济圈交通拥堵等风险防范工作。直属大队主动与太原市阳曲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对连接两地的道路开展联合排查,建立交通堵点基础台账,完善基础设施,共同研究制定治理措施,助力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04

强化工作机制,完善工作预案

明确运行模式,采取常态、高等级、应急、重大紧急紧情四种运行模式,24小时运转值守,统一管理、分组负责、分类处置。常态模式下,实行轮班运转,值班人员按照分工开展日常工作;高等级模式下,按照等级标准增加值守人员,指挥长坐镇指挥中心;应急模式下,指挥中心全员值守,相关部门领导及业务骨干进驻中心开展合成作战;重大紧急警情下,由主要领导进行全面指挥。制定了《忻州市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忻州市公安交警应对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安全应急预案》等相关工作预案。

05

加强应急预警,强化信息报送

建立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多部门数据联合、处置联动优势,主动与气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常态化预警研判流程;通过道路交通态势监测服务平台掌握恶劣天气、交通拥堵等预警信息,快速处置,并及时将预警信息和采取措施发布;按照《忻州市公安交警信息报送工作规范》要求,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在特殊事件节点,坚持日报告制度,确保信息及时报送。

06

加强重点监控,强化隐患排查

通过视频监控和警车巡逻结合的方式,实时掌握省市际道路、恶劣天气影响路段、临水临崖路段和学校、商场等人车流密集的场所周边道路通行情况;协调交通、公路等相关部门,对辖区道路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发现道路隐患,立即通知辖区交警大队设置警示标志,加强巡逻管控,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治理。

07

加强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处置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模拟警情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实战水平,完善应急处置流程;经常性开展应急处置队伍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应急专家队伍,吸收应急预备队伍,提升整体应急处置水平。

精准作业 集中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导读】贯彻落实部、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忻州市公安局党委以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秩序问题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行人、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防护水平,减轻交通事故后果,减少交通事故死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集中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01

党委重视,高规格强化整治

忻州公安交警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新闻通气会市委、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并实行提级管理,市公安局党委成立高规格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领导组,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史红波同志担任组长,从市局抽调各警种警力下沉到路面一线配合交警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

02

宣传先行,提高安全意识

忻州公安交警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推进新闻通气会

交警部门始终以“坚持民意导向、提升管理效能”为理念,开展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深化警民共建文明交通理念,大力宣传“好交警、好司机、好市民”等正面典型,持续曝光各类突出道路交通违法现象和典型案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文明出行、自觉遵规守法的良好氛围。

03协同共治,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一是主动上门约谈配送企业负责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要求企业配送人员入职时一律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实行“一人一车一承诺书”标配,确保从业人员驾驶行为规范、安全出行。二是走访配送企业,摸清辖区配送人员底数,加强清患溯源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或拼装等违法行为,实现源头隐患“清零”,实现配送车辆上牌率和安全头盔配备率达双百。三是联合教育部门,发挥“护学岗”作用,发动城区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多种形式和方式鼓励和倡议骑乘电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学生家长自觉登记挂牌和佩戴安全头盔,提高学生出行安全水平。四是联合忻州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规范共享电动车配备安全头盔工作,督促共享电动车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统一配备安全头盔,保障骑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忻州城区安全头盔佩戴率。

04

示范引领,推动文明交通

    一是推动模范遵守。联合商业中心、社区、学校、党政机关等单位,教育员工、居民、学生及家长安全文明出行,坚决杜绝不按规定悬挂车牌、违规停放、不佩戴安全头盔等行为,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全市人民作出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持续开展警企联合劝导。协调外卖快递企业,开展路面劝导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并执行外卖快递行业骑手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处罚机制;走访辖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督促制定未佩戴头盔禁止出入厂区规定,严格落实门岗检查和考评制度,并建立企业劝导台账;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创建“一盔一带”示范社区、单位、企业、校园。

05

双管齐下,切实降低违法率

     一是全警上阵,层层落实责任,将“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明显减少、涉电动车交通事故明显降低”作为总目标,最大限度减少工作盲区和薄弱环节;二是加强路面管控,常态化查纠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非机动车越线等候、逆行、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以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为整治重点,用好教育、警告、罚款手段,形成处罚一例、教育一片的整治效果。通过保持严管态势,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营造文明、和谐的城区交通环境;三是增强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建立以支队指挥中心为总调度,各个灯控路口为依托,所有巡逻警力为抓手的交通管理体系。全面掌握城区动、静态交通秩序,及时调派,精准指挥、快速处置。对在道路乱停放和在停车位不规范停车行为进行抓拍或“锁”或“拖”。指挥中心采取专人专项监控管理系统,对在城区主干线和道口、街口随意停放车辆,以及逆向行驶、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等交通违法行为立即抓拍,充分实现“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精准管理、精确打击”;四是加强与城市管理局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将“两街一路”和违停现象突出的区域、路段列为重点整治路段,与城管四个中队编组作战,严防死守,努力消除机动车、非机动车在路内和路外乱停乱放的现象。同时,派出专门力量配合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工作,强化对集贸市场及周边的交通秩序管理

攻坚克难 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初见成效

【导读】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措施,汲取去年五台县“9.26”较大事故教训,在省厅交管局的精准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特别是在市局党委主要领导的指挥指导下,全市83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并于5月20日前如期完成了治理工作,同时率先成为全省第一家完成治理任务的支队,受到省厅交管局的高度赞誉。

按照事故多发平交路口实施“五必上”的治理要求,9处部督路口完善了主线的道路标线、振动型减速标线,设置了明显的警告标志、警示灯、警示桩,支路增设了橡胶减速丘,完善了标志标线。按照临水临崖公路且无路侧防护设施的危险路段实施“三必上”治理要求,2处省级督办路段和72处主动上报的路侧有30米以上悬崖、深沟且无护栏路段全部安装了路侧波形梁护栏,同时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规定的减速设施。通过以上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有效提醒过往行人及车辆减速、安全通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3月9日和3月24日,由副市长史红波同志带领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市级验收组,分别对省级督办的2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了实地验收。5月17日-5月20日,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抽调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公路相关部门人员成立两个验收组对9处部级督办路口进行了实地验收,全部符合高标准“五必上”治理要求。各县(市、区)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分别对72处自行排查出的路侧险要路段同步开展了实地验收,全市83处危险隐患全部通过市、县两级的验收。

事故下降是对隐患治理实际效果的最好检验。1-5月份,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8.7%、17.74%、23.8%,其中死亡人数减少22人。

 

十项举措 全力以赴护航服务高考

【导读】2022年全国“高考”和对口升学考试将于6月7日、8日两天进行,6月9日为专升本选拔考试。全市高考共30个考点、725个考场;对口升学考试共2个考点;专升本考试共3个考点。通气会上就今年高考期间公安交警推出的十项便民服务和护考举措向与会媒体进行了通报。

10

高考倒计时
     一是为确保各项安保和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成立由杨占岗支队长任组长的2022年“高考”、对口升学和专升本选拔考试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服务工作领导组,下设9个工作组全力护航服务高考

二是提前对各考点区域及周边和各主要道路尤其是施工路段进行勘察、调研,科学分析,提前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证涉考车辆畅通无阻,保证考生及家长安全出行

三是与临近各考点的指挥部及各重点工程施工单位联系,6月7日至8日7:00至20:00,所有施工单位停止施工,工程车辆不得进入市区,以确保考生顺利应考。

四是提前与市客运办对接,组织出租车、公交车组成爱心车队,免费接送考生。设立出租车爱心送考车临时停靠点,车辆有序停放,服从交警指挥(各停靠点设立临时标志)。

五是对七一路、慕山路、和平街、建设路4条“高考绿色通道”提前部署交通管控,6月7日、8日除接送考生车辆外,其它车辆尽量绕行

六是指挥中心对各考点及周边路况进行巡查,如发现考生求助情况,随时发布指令,调度民警就近接处警,对考生实施帮助;遇特殊情况,及时调整信号灯,确保接送考生、监考老师车辆快速通行。

七是制定恶劣天气应急预案,考试期间遇有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迅速按照领导组指令指挥调度执勤人员、车辆,及时到达指定位置指挥疏导交通。

 

八是派出带有明显标志的13辆警车、26辆警用摩托车分布市区8个高考考区、2个对口升学考区和3个专升本考区的各执勤点,随时为考生及家长提供快速应急服务;两辆事故勘测车南北巡逻,就近出警,快速处理事故;一辆清障车随时听候指令,清理路障保障畅通。

九是各考点执勤点配遮阳伞、保温桶(随时供应开水)、矿泉水、清凉油、防暑药、藿香正气水、感冒药、腹泻药、速效救心丸、降压药、医用口罩等应急物品
 

十是及时将高考天气情况和路况信息,通过手机短信、“两微一抖”等平台发布,提醒考生及家长注意天气和路况信息,尽量选择“高考绿色通道”安全赴考。同时警媒联动,及时捕捉执勤民辅警帮助考生紧急求助的感人瞬间,弘扬交警正能量。

会上,交警支队政委刘元丰同志从“着眼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着眼深化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着眼全面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着眼创建高效畅通的良好道路交通环境”等四个方面作了讲话。

相关媒体记者就市民关注的“城市道路机动车停放如何有效管理”“如何快速提升文明城市品质和全民文明交通素质”“交警部门在压事故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一一作答。



(责任编辑:衡国胜)

友情链接: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学会  |   国家信访局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财政部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中国法院网  |   新华访谈网  |   国务院法制办  |   审计署  |   最高人民法院  |   中国法理网  |   司法部  |   公安部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新华网  |   刑事法律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