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网
法治宣传网   合作请联系QQ:871973841    热线:010-86393506
法治研究 宪政 行政 廉政 司法 法院 检察 监察 公安 理论
社会经济 社会 经济 国土 环保 文教 医药 养老 三农 民法
律政普法 律政 评论 话题 访谈 普法 案件 公益 资讯 维权

为中阿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发布时间:2018-07-12      来源:    点击:

 习近平主席7月10日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引发国际人士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他们认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着眼中阿双方的长远利益,为中阿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阿互利共赢的未来一定愈发光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阿全方位合作进入新阶段。   “阿中之间的纽带更加坚实”   “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的关系稳定而有活力。这不仅因为双方的友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还因为近年来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让阿中人民相知、相近。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埃及开罗大学政治学院前院长玛格达说。   “我很欣喜地听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说,我们要把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教授萨维·艾哈迈德说,中国一贯坚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尊重阿拉伯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为原则谋求地区和平稳定,这种态度令人赞赏。埃及开罗大学政治学教授诺汉·谢赫认为,“合作共赢让阿中之间的纽带更加坚实。”   “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对于发展中阿关系的高度重视。”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联合会执行主任阿里·优素福说,“阿拉伯世界由衷赞同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勾画了清晰、全面的路线图,双方都将朝着和平与发展的共同目标努力。”   “阿中两大文明之间长期以来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为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良好借鉴。”阿尔及利亚国际问题专家、资深媒体人士马斯欧德说。   在中阿悠久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是双方相知、相交的重要途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宣布成立中阿新闻交流中心、启动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项目等,获得阿方人士广泛赞誉。约旦首都安曼文化局长萨米尔·艾哈迈德说:“这些文化交流互鉴的具体举措,为发展不同文明间的合作树立了典范。”   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总经理阿卜杜·扎伊德表示,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项目的启动,将成为双方文化交流的新起点。双方将通过这一门户,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在保护文化遗产、探索知识、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全球伙伴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项目主任萨利赫·米斯纳德表示,该项目有助于促进阿中文明对话,而该项目所开创的合作模式,将成为人类跨文明交流的典范。   “实现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   习近平主席宣布,经过中阿双方友好协商,我们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历史起点。   2017年,中阿贸易额达1913亿美元,约为2004年的5倍。现在,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地、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场和双向投资合作伙伴。阿方认为,阿中关系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经济数据是阿中务实合作成果的直接体现,这一成果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埃及经济学家阿姆鲁·穆萨说,阿中贸易快速增长给阿拉伯民众带来了很多实惠。相信未来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能源、人文等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阿里·优素福说,习近平主席将阿拉伯国家称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还就双方进一步加强在此领域的合作提出了重要倡议,这些倡议将给阿拉伯国家带来更多历史性机遇。阿拉伯国家愿将本国发展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发挥连接中东和非洲的区位优势,推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成果。   巴林经济发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哈立德·艾勒鲁迈希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技术优势将与包括巴林在内的中东国家深度对接,实现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   约旦媒体人马尔旺·苏达哈说,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不仅仅在贸易、投资、基建领域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这赢得了阿方的高度认同。   叙利亚国内政治分析人士尤素夫说,中东地区是连接和沟通亚、欧、非三大洲的桥梁与纽带,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讲话中提出努力打造中阿命运共同体,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发展规划和现实诉求不谋而合。叙利亚未来的重建进程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广泛的交集,这种合作将有助于包括叙利亚在内的中东地区实现持久、稳定的和平。   叙利亚阿玛勒残疾人联合会董事会主席阿里认为,中国对叙利亚在医疗、教育、卫生和食品等领域的援助,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体现了阿中、叙中间深厚的传统友谊。   “阿拉伯国家真正的伙伴”   苏丹总统助理、发展对金砖国家关系委员会副主席阿瓦德·贾兹曾担任苏丹石油部长,长期致力于苏中、阿中友好事业,曾访华60余次,还曾荣获习近平主席亲自颁发的“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他说,阿中是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好兄弟,这份友谊是扎根于历史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非常了不起,值得阿拉伯国家借鉴。   “阿拉伯国家希望实现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曾受邀采访中共十九大的阿拉伯国家记者协会副主席、苏丹记协主席萨迪克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他表示,阿方希望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受益,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此次会议开启了阿中合作的新时代,双方合作必将取得更大成就,造福阿中民众。   埃及前总理伊萨姆·沙拉夫认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十字路口,需要富有人性的全球化,需要新的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倡议让全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人共同发展,这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对于推动中东地区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推动中东和平发展发挥着独特作用。”叙利亚问题专家、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穆罕默德·萨耶德认为,中国始终遵循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关切,支持彼此的正当要求与合理主张的原则,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这赢得了阿方的尊重和支持。作为阿拉伯民族的强大支持者,中国在解决中东地区事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阿拉伯国家真正的伙伴”。   正如叙利亚《祖国报》总编瓦达哈所说,阿中未来合作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以此为契机,双方在众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进入全新阶段,朝着实现两大民族伟大复兴、推动建设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褚根娟)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  |   国务院法制办  |   新华访谈网  |   中国法院网  |   基层法治研究网  |   财政部  |   京师刑事法治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政协全国委员会  |   国家信访局  |   审计署  |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网  |   中国法理网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刑事法律网  |   新华网  |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网  |   天涯社区法治论坛  |   公安部  |   司法部  |   中国法学会  |  
共建单位: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