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腾讯新闻独家连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对两高工作报告中有关互联网安全立法及互联网金融立法问题进行解读。
杨东指出,当互联网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上会出现不同于传统现象的犯罪和侵权行为。需要规范互联网上的犯罪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网民和企业的正当利益,更好地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近两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也纳入关于互联网安全立法重大课题,涉及到网络系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安全等方面,都是未来互联网领域立法和司法的重点。
周强报告提出,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首例在华外国人非法获取公民新鲜,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中国人民大学范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未来公民信息安全立法是非常重要的立法,尤其是个人的行为数据会形成一个大数据,侵犯个人信息隐私在法律方面仍然存在漏洞,需要重点加以保护。
此外,两高报告中提到司法建设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报告中提到要妥善化解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实际上,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比较滞后,所以我们的司法机构反而能够发挥能动司法作用,给金融创新留下更多的空间,同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