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正式“鸣锣起航”
26日上午9点,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上市。原油,被称作大宗商品之王,航运、航天、军工等对此高度依赖;期货市场,作为高度有效、透明的市场,更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一大重要举措。这两者的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能源、金融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突破
酝酿17年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
3月26日,中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当天的上市仪式上表示,中国原油期货从酝酿到今天正式上市历经17年。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介绍,国际油价的波动非常大,有了原油期货,就可以预期今后油价的变化,并做相应适当的安排,这是服务实体经济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为了让原油期货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我国推出的原油期货具有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两大特点。
中国原油期货首日交易即迎开门红,依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昨日收盘,原油主力合约SC1809成交4.07万手、成交176.40亿元,上涨3.34%。(新京报)
>>背景
为何选择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市?
最直接的背景是,中国对原油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了。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第八大原油生产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形成了价值逾6.5万亿元的巨大产业链和消费体系。以石油(加工后的原油)为例,2017年,中国的石油表观消费量达6.1亿吨,进口量4.2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
然而,与需求量很不相称的是,目前为止亚洲仍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计价基准。
具体来看,美洲地区的原油贸易基准价,主要参照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的WTI原油期货价格;运往欧洲等地的原油,参照的则是ICE集团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而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主要参照报价机构的迪拜/阿美原油现货评估价。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词,叫亚洲溢价。所谓亚洲溢价,就是指亚洲地区的许多原油进口国在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时,常常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价格。说白了,就是“我的原油,他的定价”。
用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的话来说:“中国的船只要到那儿,价格就上去,中国的船一旦离开,价格就下来,比如北美买,可能价格会比我们便宜1到3美元。”
在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副所长、高级经济师陈蕊看来,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原油定价体系中,消费需求和定价权割裂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要改变这种‘价格歧视’的行为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国内的基准,反映国内市场的供求状况。”
事实上,除了这类“价格歧视”,国际原油价格还很容易受到投机、地缘、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某些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大量的投机资本便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加剧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
“如果中国能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交易价格,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国际原油价格动荡的冲击。”陈蕊说。
在陈蕊看来,它的建立更代表了中国高规格的金融开放。
一方面,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透明化、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市场。每天形成一个期货交易价格,使得企业和投资者能有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依据,减少了信息不透明带来的交易风险。
另一方面,与其他期货品种相比,原油期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国际平台。它引入了境外交易者,并且不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正如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所说:“如果没有国际投资的参与,我们国内定出来的油价,跟国际油价就有可能脱节,那也就实现不了很好的风险管理的这种功能。”无疑,这也是形成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其实,回顾历史,中国酝酿建立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早有时日。
早在1993年6月,中国就曾建立过南京石油交易所,随后,原上海石油交易所、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但很快,由于早期发展不规范,加上国家对石油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石油期货暂时被宣告终结。
而即便是从200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始研究论证开展石油期货交易算起,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已历时17年。
这期间,中国于2004年建立了燃料油期货交易中心;2013年10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沥青期货正式挂牌。
如今看来,这些都为原油期货上市的打下了重要基础。(侠客岛)
>>特色
以人民币计价 减少对美元依赖
据分析,中国原油期货最大的特色,是启动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的原油期货交易,这将对美元在国际原油贸易结算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构成冲击。经济学教授易卜拉欣·欧维斯于1973年提出的术语“石油美元”可能很快就会被“石油人民币”取代。截至2017年底,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委内瑞拉等中国的主要原油进口国,已采用人民币作为原油贸易结算货币。
目前全球最为重要的两大基准原油——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为美元计价,随着中国原油进口正在赶超美国,由需求量所带来的影响,将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新期货合约将成全球第三大原油基准。
不少人认为这是为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当然没错,不过如果站在国际视野来看,尽管大部分地区的期货交易都以美元计价,但其他地方也渐渐形成了以本地货币计价的交易体系,比如伊朗就以伊朗里亚尔计价,俄罗斯以卢布计价。这次,中国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平台,等于是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的计价体系。
此外,前面提到,无论是中东、美国,还是欧洲,都有自己的定价基准和相应的原油期货交易所,恰恰是亚洲这个世界原油需求量、进口量最大的市场,仍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建立无疑填补了亚洲区域定价基准的空白,完善了全球原油市场的定价体系。
而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各个原油期货的交易时间,就会发展时差其实是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也弥补了其他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工上的空白,形成24小时连续交易机制。(江淮晨报、侠客岛)
>>指南
个人如何参与投资原油期货?
原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引入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商品期货。参与原油期货的投资者必须满足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的条件,即:充分熟悉和了解期货市场制度和风险,具有交易经验或参加过原油期货仿真交易,通过交易所的测试,个人投资者资金门槛50万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机构投资者资金门槛100万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规定,这次原油交易品种为中质含硫原油,交易单位1000桶/手,最小变动价位0.1元(人民币)/桶,涨跌停板幅度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
对于个人客户来说,申请交易编码前5个工作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实际上,投资原油期货,不仅资金需求高,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比较高。(央视)
>>影响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有哪些意义?
谈到中国原油期货上市的意义,隆众资讯分析称,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上市原油期货将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平安证券在报告中指出,纵观全球原油期货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与WTI原油期货分别是全球与美国的原油现货定价基准。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地,缺少类似的权威原油定价基准。
“考虑到中国在原油进口市场的地位与强大的综合国力,上海挂牌交易的原油期货或将成为亚太地区原油现货更好的定价基准。”报告称。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原油期货是一个产品创新,同时也是一个开放举措;在开放方面,证监会还会有一些新举措,就像石油期货一样,就是让国际的定价基准,能够更多地反映中国的供需情况,这样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新网)
>>追问
中国能否谋求原油定价话语权?
拥有了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能谋求一定的定价话语权?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上海原油期货推出后会形成全球原油24小时连续交易,弥补了全球原油期货定价缺陷,同时能够反映中国的供需情况,有助于企业管理风险和国家利益。
山西证券认为,原油期货的推出能够更好地反映亚洲地区的原油供需格局。如果我国原油期货能成为亚太地区原油定价的基准,那么在未来的原油定价方面占据主动权,这样可以减轻原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
平安证券认为,日本、中东、新加坡等虽有交易所挂牌交易原油期货,但从交易量和市场地位上都难以作为亚太地区原油现货的定价基准。考虑到中国在原油进口市场的地位与强大的综合国力,上海挂牌交易的原油期货或将取代布伦特原油期货成为亚太地区原油现货更好的定价基准。
对于石化行业来说,国内石化从业人士认为,中国原油期货利好国内石化企业,方便企业保值避险,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挑战,受制于企业管理制度,财税政策等因素,企业直接通过原油期货进行跨品种套保仍不高效。
据证监会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石油期货可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价格参考,有利于形成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新格局。受益中国原油期货上线交易,A股部分石化个股上涨,截至26日收盘,洲际油气上涨5.35%,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表现不佳,分别下跌2.78%、1.02%。
(北京时间综合侠客岛、新京报、央视、江淮晨报、中新网)